索尼XZ3怎么样 值不值得买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有了出彩的屏幕还不够,索尼还为XZ3配备了立体声扬声器,音量相比XZ2提升20%,S-Force前置环绕技术的加入让高品质音效成真。在嘈杂的发布会现场,XZ3立体声扬声器效果卓越,演示视频的声音十分清晰洪亮。

除了视觉和听觉,索尼还试图通过触觉来让用户感受到现场感和沉浸感。XZ3内置的动态振动系统,能够在观赏影片或聆听音乐的时候实时分析音频数据,反馈合适的振感。这有点类似于荣耀在等机型上对游戏的振感适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说当时有很多用户对XZ2的新设计表示看不懂,但到XZ3上,这一设计理念再次全面贯彻。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已经成长为了一位温柔的大叔。

索尼XZ3

索尼XZ3

索尼XZ3

索尼XZ3相比XZ2,XZ3最大的变化在正面:显示屏变为圆角屏幕,且弧度非常大胆,有点类似 。但和16th不同的是,XZ3的正面玻璃四周弧度更为夸张,内部嵌入双曲面显示屏,看起来十分饱满盈润。如果放在口袋里,拿出来之前你可能分不清手机的正反面。

曲面显示屏

话说回来,XZ3又不像荣耀Magic一代那样像一块“肥皂”。在手机四周的弧度上,索尼依旧做了坚持,使得手机的剪影更具辨识度。另外,XZ3的上下边框也做了缩减,减少了厚重的边框带来的视觉累赘感。

上下边框做了缩减

不过,索尼似乎没有意识到用户对XZ2指纹键的吐槽,将其照搬到了XZ3上。几乎居中的位置让手指识别起来有一丝尴尬,手指并不长的我,拿起手机后需要努力弯曲向下够才能触摸到指纹键,手大和手指长的用户情况想必会更加糟糕。

指纹位置尴尬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影音公司,索尼在影音娱乐方面的强大实力有目共睹。随着“Sony”战略的提出,索尼移动业务部门和其他影音娱乐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不断加强,在XZ系列旗舰上逐渐确立起“畅娱无索限”的标签。

XZ3搭载一块6英寸HDR OLED显示屏,分辨率为QHD+(1440 x 2880像素),依然支持X-Reality for mobile图像引擎,并加入索尼引以为傲的BRAVIA OLED电视技术,对比度、色彩和清晰度都非常不错。尤其配合表面大弧度的玻璃,画面更具立体感。

艳丽的显示效果

自从拍照成为的核心功能以来,手机影像水平便日渐攀升,“拳打微单,脚踢单反”的口号不绝于耳。随着手机拍照场景的日渐丰富,一枚摄像头已经很难满足日常拍摄需求,以至于首款后置四摄的手机已经问世。即便三摄、四摄手机仍是新鲜物,但像XZ3这样的单摄手机在一众双摄手机中依然显得很突兀。要知道,一向充当潮流引领者且不与厂商苟同的,也早在 Plus时代便推出了双摄。

后置单摄的

两枚以上的摄像头虽然能带来更丰富的拍照体验,但以 3为首的单摄手机,却往往在画质上能够碾压一众双摄旗舰机。发布近一年的,依然以98分的成绩在DxOMARK排行榜上名列第八,超过。

索尼或许也有这样一份自信在里面,XZ3后置1900万像素Motion Eye相机,并加入了全新的Xperia AI智能拍摄技术。

第一个功能很好理解,在多数拍照场景下,我们会把手机横过来进行拍摄,而XZ3可以智能检测到手机的握持姿势,从而提前打开相机做准备。和实体快门键结合使用,可以说非常方便快捷。从实际体验来看,手机需要检测到“从竖到横”的过程才能启动相机,模拟的是用户从口袋中拿出手机进行抓拍的场景。

相机智能启动

第二个功能也属于智能预判层面。比如,当你拍正在动的人或者人物表情时,XZ3会提前抓取到画面主体并拍摄最多4张照片。这样一来,拍摄技巧不娴熟的用户也能从中挑选到满意的照片。

索尼XZ3样张

进入到全面屏时代的索尼,在XZ3上也开始尝试做一些新的屏幕交互设计——侧屏感应功能。轻轻按两下XZ3的侧屏,手机屏幕右侧会弹出应用程序浮窗。这个功能和后台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学习并预知你对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和趋势,从而免掉翻找的时间,其次则有利于单手操作。

双击侧屏调出,左右均支持

此外一个功能也跟屏幕有关,不过大家应该少见多怪了,那就是熄屏通知显示。在手机熄屏状态下,可以显示最新的音乐、时钟和通知等图标。

支持无线充电

圆滑世故是在中国社会生存的基本准则之一,它教人磨去棱角再去和事物打交道。近几年一直在国内手机市场磕磕碰碰的索尼,也避免不了去掉个性而迎合大众的老路。最新的索尼XZ3,是圆滑当道时代最极致的表现,设计风格相比上一代再次进化,以往冷峻的少年不再,蜕变成了温柔亲和的大叔。

和很多资深索粉不一样,我直到2013年才第一次入手索尼手机。当时作为一名设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我对索尼手机的工业设计颇为青睐,在和L36h之间纠结许久后,最终选择了L36h。这款手机的设计放到当下也不会落伍,双面玻璃+中框设计,线条硬朗而简约,十分耐看,活脱脱的俊朗少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