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将与Waymo合作 预打造2万辆无人驾驶电动汽车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家 90 多岁的老牌车场,无数经典车型流芳百世,靠复刻经典车型就足矣不愁吃喝,但却在短短两年时间,走到了科技的前沿,甚至被扣上了「Tesla 劲敌」的帽子。

1922 年,捷豹诞生于英国惠特利,创始人是威廉里昂斯爵士,人称「捷豹先生」。

2016 年,洛杉矶车展前夕,捷豹发布了旗下首款 SUV 电动汽车——捷豹 I-PACE,将于 2018 年上市。

2018 年,洛杉矶车展前夕,捷豹路虎与 Waymo 公司共同宣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联合打造自动驾驶版本的捷豹 I-PACE,将于 2020 年达到 20000 台的投放。这意味着这款搭载 Waymo 自动驾驶技术的捷豹 I-PACE,两年内将超过纽约的黄色出租车的数量。

首批测试将在今年启动。通过道路实测和实况数据捕捉,Waymo 和捷豹路虎团队将不断完善现有技术。投产两年内,20000 台捷豹 I-PACE 将加入 Waymo 自动驾驶车队,预计每天可提供 100 万次出行服务。

今年晚些时候,Waymo 还将推出全球首项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出行服务,届时,公众可通过 Waymo 的官方应用程序进行车辆预订。

仅仅两年时间,捷豹的变化速度让人吃惊。这位优雅的老派英伦绅士在完成这自己超前理念的转变,而且已经在大刀阔斧的行动之中。

其实关于电动化,各大汽车厂商之间还是有非常多的分歧,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汽车厂商处在变革的纠结之中,思想有转变身体却一直没有行动的也比比皆是。

但捷豹路虎是这其中少有的老牌汽车公司,更是坚定的走向电动化的一家公司,以至于说「走」都不足以说明他们转型的快速与坚定,而真的像是「猎豹」般的速度。这不仅是超越了非常多的传统车企量产电动车的脚步,更是赶上了这一波「新造车势力」量产时间的第一梯队。

去年 9 月,在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里,捷豹路虎聚集了一群汽车圈的科技达人,还举办了第一届科技节,不仅将「最美的老爷车」复刻成电动版本,还发布了全新捷豹 FUTURE-TYPE 概念车和概念方向盘 Sayer。

(复刻经典「最美的电动老爷车」捷豹 E-type)

捷豹路虎全球 CEO 施韦德博士(Dr Ralf Speth)说,捷豹路虎未来将是一家科技公司,只是它也生产制造汽车而已。

针对这次合作,他说,「捷豹路虎将持续推动智能出行的研发进程,也需要与更多专业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 Waymo 的合作让我们以领先之势推动技术革新。」

Waymo 也可以说是「跑」的最快的自动驾驶公司。据统计,Waymo 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在美国 25 个城市的公共道路上行驶超过 500 万英里,并完成了约 50 亿英里的虚拟驾驶。

Waymo CEO John Krafcik 也表示:「捷豹路虎开发的全新电动平台在安全、设计和性能等多方面都建立了行业新标准。自动驾驶版捷豹 I-PACE 将为 Waymo 用户们带来更为安全、优质的驾乘体验。」

日前,捷豹路虎还与自动驾驶汽车和互联汽车技术测试机构——英国自动驾驶联盟(UK Autodrive)联袂完成了自动驾驶代客泊车、应急车辆预警(EVW)和电子应急制动灯(EEBL)等多项测试,进一步推动汽车日常自动驾驶目标的实现。

捷豹首款纯电动跑车型 SUV I-PACE 的参数:

全新捷豹 I-PACE 现已接受订购,今年将陆续交付。

作为一款纯电动跑车型 SUV,I-PACE 拥有可媲美大型豪华 SUV 的内部空间。

分别位于前后轴的两台同轴永磁电机由捷豹自主研发,搭配全轮驱动系统,I-PACE 从静止加速至 100 公里/小时为 4.8 秒。

搭载 81 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I-PACE 续航里程可达 500 公里。(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新欧洲行驶工况标准)

量身定制的智能全铝车身架构为捷豹带来 50:50 的前后配重比。

在公共充电站,捷豹 I-PACE 采取快速充电模式,可在 40 分钟内将电量由 0 充至 80% ;充电 15 分钟即可实现 100 公里续航里程。(基于 100 千瓦直流电充电桩)

捷豹 I-PACE 4.8 秒的百公里加速比特斯拉 Model X 75D/100D 更快,简单来说,以参数比较,捷豹 I-PACE 在同价位上拥有更好的性能。

这样两家都在高速奔跑的公司在一起强强联手,又将成为一股新势力。不仅对捷豹 I-PACE 电动车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力,刺激销售,更重要的是,全新的捷豹 I-PACE 也能为 Waymo 带来更多盈利想像力和深度合作的可能。

现在唯一让我疑惑的是,这家既保留了独立部门去「重生」经典车,又有新部门去「重造」纯电动车的公司,捷豹的内部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