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7个小趋势

汽车电子

2297人已加入

描述

本文来自车云网,本文作为转载分享。

1月18日,由车云网主办的“2018中国汽车科技创新大奖”在北京圆满落幕,包括车型奖、科技企业奖及年度大奖在内的三大类共计45个奖项正式揭晓。

颁奖典礼上,车云网创始人程李发表开场致辞称,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涉及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创业公司,涵盖车联网、自动驾驶、电动化、人工智能等等关键词,与每一位汽车人息息相关。

演讲中,程李还总结了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7个趋势,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2018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什么。一方面,中国车市人口红利消失,市场整体销量下滑,进入微增长和负增长阶段,车企普遍陷入焦虑;另一方面,各方转型正在发酵,科技公司进入汽车领域,新造车势力崛起,车企也正向出行公司甚至科技公司转型。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所有汽车公司和从业者面临的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全球第四次汽车产业变革。

第一次是1910年代,以福特发明T型车和流水线生产方式为代表,令到汽车可以批量化生产,普通消费者也可以买得起,美国汽车公司开始崛起;

第二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奔驰宝马大众欧洲厂商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车,从而构筑起欧洲汽车公司的地位;

第三次发生在日本上世纪70年代,以丰田等日本公司发明精益生产方式为代表,促使汽车更具性价比优势,使日本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第三极;

如今,第四次变革正在发生,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向纵深发展必然带来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 智能化和能源的替代必然带来电动化和共享化,几个关键词彼此交融,相互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成为第四次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和主战场 ,多项要素均可以形成佐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产销接近3000万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发展远超欧美;中国政府是全球执行力最强的政府,不遗余力推动电动化和新能源发展;中国消费者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敢于尝鲜且拥有极强的消费能力。

车云网作为中国第一汽车科技媒体,始终致力于见证甚至推动这一进程。2013年4月,车云上线,第一个提出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 2014年出版《车联网:决战第四屏》,2018年出版《智能汽车决战2020》,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主赛道思考和深耕。

那么,站在全球汽车变革的视野下,哪些具体问题值得思考?我们总结了中国汽车产业的7个小问题。

第 1 问:中国新能源汽车何处是归途?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销量增长背后,是产品选择性的大幅提升,比亚迪、吉利、上汽、广汽等自主品牌已然踏上了新能源领域的潮头,造车新势力们的入场加速了产品的竞争格局演进,ABB也均在2018年完成了自己首款纯电动车的首秀,特斯拉在赶在岁末年初正式进入中国。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问题中高速成长,关于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氢燃料的路线之争会持续下去 ,技术与政策,成本与体验成为核心关键词。大概率的是,电动车凭借着其极致的“简单性”以及依托这份简单衍生出的产品和用户价值,将战胜复杂性。

第 2 问:新造车公司有没有未来?

新造车公司迅猛发展,在近两年应该算是“现象级”的事件了。2018年,包括蔚来、小鹏、威马等第一批新造车公司的产品开始交付,研发、制造、销售体系完整打通,速度不可谓不快。

蔚来等新造车公司在崛起,这是传统车厂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它们。 蔚来、小鹏、威马的本质是一款懂你的智能汽车,其体验相比汽油车有本质的区别。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的优势不是技术,决胜点在服务和运营,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 十年后中国汽车市场会否延续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呢?

第 3 问:智能化应用将向何去处?

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只会越来越高,基于车载端的应用和服务数量及质量也会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汽车智能系统对硬件要求越来越高,用CPU的性能去衡量汽车“大脑”的智商,也将逐步成为发动机技术以外的又一个核心技术指标。

可以说,智能技术以及智能应用的爆发,加速了各个汽车品牌及其产品在科技领域的技术竞争。未来随着AI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识别、云平台计算、5G通讯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后,用户可以在车内体验到的应用和服务生态,可能会发展成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样子,深度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第 4 问:自动驾驶技术演进节奏是什么?

自动驾驶一定是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虽然单就技术领域其实并没有什么惊为天人的突破,然而整体行业端呈现出理性发展的态势,包括供应商和主机厂在内,不再一味追求所谓的L3/L4,而是在整体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中,尽最大可能的提升用户体验并不断进行推进。

此外,如何在政策法规的限制内更良性的发展自动驾驶也成为研究趋势,目前除德国以外的地区,真正允许L3级智能驾驶功能车型上路的地区很少,要想让法规允许车辆行驶的时候驾驶员“放开双手”,哪怕只是“有条件的放开双手”,仍然是需要“突破”的。这种“突破”的速度能否跟得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第 5 问:传统核心技术有哪些突破?

“传统技术”这个词本身,其实并不恰当。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所谓“传统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会被取代。它与新能源技术之间是一种共存、互补的关系。所以,它们的反复革新与突破仍然是不会停止的。

例如,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尽可能让发动机在高效工况下工作,从根源让燃油发动机的结构实现了最优化,以48V为代表的高压电气系统的应用,在2018年被国内国外很多品牌落地量产,3缸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变速器领域,8AT甚至9AT、10AT的多挡位变速器开始普及,中级车以及紧凑级车型也都开始普及8AT变速器,遍及车型的价格也一下子下降到了15万元以内的范围;此外,平台领域的模块化平台理念及产品爆发,之前遵循这一思路的厂商,在2018年确实明显感受到了这一模式的红利。

第 6 问:汽车新零售是否是一场革命?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时代的到来,车企、电商、金融企业纷纷布局汽车新营销新零售。

汽车流通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无论是求新求变的传统经销商,还是雄心勃勃的新进入者,亦或是“位高权重”的整车企业,在见证了第一轮汽车电商败下阵来之后,所有的参与者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经销商,单打独斗的存活几率都太低,在新零售时代,线上线下之间的那堵墙已被推倒,只有深度融合,才有望笑到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车企在2018年开始深度研究和布局新零售,将传统零售的‘货、场、人’转变为‘人、货、场’,做深度的定制化,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提供产品和服务。

第 7 问:出行变革的终局是什么?

在未来出行生态形成的过程中,车企和出行公司正在加速布局,相互渗透。一方面丰田、奔驰、宝马、吉利、上汽、长安等汽车公司正在布局网约车、共享出行等生态,另一方面滴滴、神州等出行公司正致力于在强运营能力的基础上,打通制造环节。未来,汽车公司成为移动出行公司?出行公司把汽车公司变成代工厂?都不是没有可能。

芒格说: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的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可以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大多数人得到了他应得到的东西。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我一直用它来勉励自己。车云六年,我们确实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我相信大方向没错,你要你健康的活着,不断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在艰难的时局下,我相信它也可以来激励我们每个公司和个体,我们其实可以不断超越我们自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