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行车记录仪体验 产品创意匮乏价格缺乏诚意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市场需求增长 互联网企业入局

近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随着车主维权意识、安全意识的提升和行车记录仪价格的降低,这一市场的需求迅速攀升。而另一方面,目前行车记录仪市场的竞争仍然处在较为混乱的状态,而大量车主对线下渠道的倚重更加剧了产品竞争的不透明,使得目前该市场格局尚未稳固,据统计,2016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品牌关注比例中还未出现关注比例超过15%的品牌。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品牌凭借强大的流量和品牌优势,有望实现比较快速的突破。而车载智能硬件作为小米智能生态战略的一部分,目前仍处在立足未稳的状态。而以该市场目前的体量,不太适合由小米公司进行研发。因此,这款来自米家生态链企业的米家行车记录仪应运而生。

而作为一款功能较为传统的行车记录仪产品,米家行车记录仪在着重加强了拍摄效果的基础上,又为其加入了哪些创新的智能元素呢?

黑色精致机身 沿袭米家极简风

米家行车记录仪外观以黑色为主,采用塑料材质并辅以磨砂的质感,虽然材质方面较为普通,但整体设计质量仍然保持了米家生态链企业的一贯水准,在与同价位产品的对比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摄像头

米家行车记录仪的机身尺寸为87.5x53x18mm,机身重量为90g,镜头位于机身正面的中心,镜头周围的阶梯状类似望远镜的元素加强了这颗镜头的视觉冲击力,但实际上这颗镜头的不能够伸缩的。

扬声器和米家logo

镜头的正面边缘标注了镜头的相关参数,侧面则采用了与机身完全不同的磨砂效果,在安装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的同时,也加强了做工的扎实感,而镜头正侧面之间的一道高光倒角则成为了黑色机身的点缀,使其精致感有所增强。镜头的左侧是扬声器开孔,右上方则是米家的logo。

SIM卡槽和指示灯

机身右侧是TF存储卡槽和状态指示灯,白色为正常录制状态,红色为异常状态。机身左侧则没有任何开孔和按键,较为简洁。

micro-USB充电口、支架固定孔和电源键

机身顶部分别是micro-USB充电口、支架固定孔和电源键,电源键为金属材质,表面增加了防滑纹理并采用了与镜头边缘相同的高光倒角元素,令整个机身的精致感和统一感得以增强。

麦克风和复位键

机身底部两个小孔分别是麦克风、复位键和产品信息,标注了米家行车记录仪来自一家名为板牙信息科技的米家生态链企业,而如果行车记录仪状态异常,则可以通过卡针长按复位键以重置系统。

四个电容触控按键

机身背面则是一块3英寸的屏幕,屏幕的保护膜上印有简易的安装图示,帮助用户快速安装,如果无法通过该图示成功安装,用户还可以查看产品说明书中的详细说明。屏幕下方的四个小圆点则是四个电容触控键,在开机后用户将通过这四个按键对米家行车记录仪进行操作。

整体来说,米家行车记录仪虽然在机身材质方面没有做较为大胆的尝试和突破,但在工业设计方面相比同类竞品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并沿袭了米家生态链产品一贯的简洁风格。

硬件配置平平 电池质量存疑

米家行车记录仪配备了一块3.0英寸的TFT屏幕,能够在较为清晰的观看拍摄画面的同时,不至于体积过大阻挡视线。该产品通过耐高温胶式固定支架加静电贴进行固定,相比直接使用吸盘固定的方式更加稳固,且静电贴也不会像双面胶那样在挡风玻璃上留下残胶。

配件

此外,其采用车载点烟器 5V/2.0A供电,内置了240mAh电池,WiFi模块和重力传感器,支持使用Class 10级以上的8G-64G的TF卡。在实际测试中,该产品出现了提示电池温度过高无法使用电池电源需连接车载电源的情况,可见电池的稳定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足够的光线是获得良好画质的前提,米家行车记录仪官方声称这是一款在夜间也能够排清车牌的产品,它采用了F1.8光圈的6P全玻璃球面镜片镜头,每一枚镜片均有9层镀膜以增加光线的透过率,支持1080p分辨率的视频拍摄。该镜头的视场角(FOV)为160°,虽然官方宣称其为超广角,但实际上160°的视场角即使在同级别的产品中也仅属于中等水平。

米家

在阴天、夜景的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感光元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画面的亮度和纯净度。米家行车记录仪采用了SONY IMX323图像传感器,这是一颗大感光尺寸的CMOS,感光元件尺寸为 1/2.9 英寸,感光度为 510mv(F5.6 标准)。

此外,米家行车记录仪配备了Mstar MSC8328P影像处理芯片,具备全高清(1080p)图像处理技术,并支持H.264视频编码存储压缩方式。但仅从参数角度来说,1080p分辨率和H.264编码技术已经成为了许多行车记录仪的标配。因此,软件方面的调校才是不同行车记录仪之间形成差距的原因所在,最终的拍摄效果还是要通过实测来验证。

功能设置匮乏 实拍画面尚可

米家行车记录仪支持拍摄1080p的视频,在储存卡容量已满后会循环覆盖,但系统设置中用户不能选择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通过查看文件信息来看,其拍摄的视频帧率为29帧。在系统设置中,用户仅可以选择Wi-Fi热点的开关、息屏时间和碰撞灵敏度。而在交互方式上,其四个触控点且不能触控屏幕的方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经验中,实体按键+屏幕指示和触控屏幕+触控按键是比较符合直觉的操作方式,而虚拟按键+屏幕指示的组合则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米家

设置菜单

在实际拍摄中,米家行车记录仪会将每2分钟的视频记录成一个文件,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时的录像被覆盖丢失,其内置了重力传感器,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会自动将该时段的录像单独保存,同时可以根据驾驶习惯调节这一功能的灵敏度,避免日常驾驶频繁触发或在事故时未能成功触发。

而如果碰撞发生时加速度变化较小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单独保存紧急录影,用户也可以通过触控键进行手动打点。

此外,由于行车记录仪体积受限,在行车记录仪的小尺寸屏幕上查看录像比较不便。这时,传统行车记录仪需要将内存卡取出并通过读卡器在电脑等设备上播放,而米家行车记录仪则提供了通过手机查看录像的功能。

米家App连接后界面

用户在下载并打开米家App后可与米家行车记录仪进行连接,不但可以实时查看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影像,还能将存储的视频下载到手机本地,便于携带并防止视频丢失。由于该功能是通过手机连接米家行车记录仪的热点进行传输,因此无论是查看实时视频还是下载录像都不需要消耗SIM卡流量。但如果使用手机进行连接,行车记录仪的屏幕就不能再显示拍摄的画面。

手机连接后行车记录仪屏幕会锁定

从实拍画面来看,在白天阴天环境下,该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清晰度和对比度尚可,但帧率较低的问题体现的比较明显,会感觉到画面的掉帧。

而在夜间,环境的暗部和车灯的高亮区域对摄像头宽容度的考验较高,但通过视频来看,号称能够夜间拍清车牌的米家行车记录仪并未体现出足够的优势。在距离稍远时,想看清车牌是非常困难的,而在近距离有充足车灯光线的情况下,恐怕大多数行车记录仪也能够拍得清楚。

产品创意匮乏 价格缺乏诚意

综合来说,这款被冠以米家品牌的行车记录仪产品无论是在交互、性能还是功能方面几乎都毫无亮点。与传统行车记录仪相比,它在高低温环境、长时间录像情况下的稳定性尚未经过足够的证明;受限于屏幕尺寸和成本等因素,其交互设计也成为了影响体验的一个方面。

而在倍受期待的功能性方面,米家的这款产品并未带给我们任何惊喜,其主打的灵敏度可调的自动打点功能和手机0流量查看的功能在其他产品上早已出现。在价格方面,米家行车记录仪349元的售价与同类产品相比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近几年,小米旗下不断有小米手环、小米插线板等令人惊喜的爆款出现,但随着米家生态链的快速扩张,并非每一家米家生态链企业都能够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而米家众筹平台更是从最初的极具创新力的科技产品平台逐渐转变为了一家杂货店。虽然这样的策略能够保证米家平台的流量和关注度,但这不禁令人思考,在米家品牌的定位中,科技平台与百货商场,到底哪一个才是合适的代名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