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毕业就进大厂,已是大势所趋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3月,这个本该热火朝天的招聘季,有些凉。

京东优化10%高管

滴滴裁员2000

人人车破产……

就业寒冬人人自危,但唯独“人工智能”行业的招聘人数只增不减。

据Boss直聘的平台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正以每年5倍的速率增长。

很多“AI独角兽”从18开始扩大校招范围,甚至直接从名校重金“抢人”———就在互联网招聘开始遇冷的18年11月,一条“应届AI博士起薪80万”的新闻上了头条。人家才刚毕业,工资已吊打在IT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兵。不少人会想:凭什么啊?

凭两个字:稀缺!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要超过500万!

而据领英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基于领英平台的全球AI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相关人才总数超过85万,高居榜首,而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只有5万多人,位居全球第7。

AI 人才存量小、需求旺盛,对于名校、高学历人才来说,应届80w 起薪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AI人才如此稀缺?

【一】

相关人才政策还未完善

虽然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将“人工智能”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但在今年1月底,人社部才公布了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新职业。

相关的人才认证标准和岗位政策也才相继开始制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AI人才的供给。

【二】

AI人才学历门槛高 高端人才少

在担当“人才输血管道”的高校,AI人才的培养才刚刚起步。

如清华、中科大、西安交大等985名校,在2018年才陆续开始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全国投入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总共才30多所。

尴尬的是,受到企业高薪酬、大数据研究条件的诱惑,校园AI师资流失率也在不断加剧,高校AI师资持续匮乏。

但在需求端,AI人才的专业要求学历却是研究生起步,这就意味着第一批AI人才大量进入人才市场起码还需要7年,人才吃紧短期内很难弥补。

除了薪资高、增长快,AI的行业前景同样看得见:

1

国家对AI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之后,AI发展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同年底,科技部也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规划”,并在几个关键领域给出了“国家队”,比如百度的自动驾驶、腾讯的计算机视觉医疗诊断。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被引用数量均为全球第1、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额全球第1

而唯一能和中国在AI领域竞争的“美国”,也开始升级自己的AI战略。今年2月11日,特朗普亲自签署行政令——“美国人工智能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该倡议旨在从国家战略层面重新分配资金,创造新资源及国家重塑技术的方式,来促进美国AI产业的发展,并力争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在传统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要赶上美国或欧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计算机科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年轻人可以竞争,中国人可以竞争。”MIT &哈佛大学Broad 研究所所长Eric Lander 上周在《波士顿环球报》发表社论,警告说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至多领先中国6个月。他写道:“中国在掀起人工智能革命方面作用有限,但正在以惊人的进展追上来!”

2

中国是数据时代的“沙特阿拉伯”

我们都知道,AI的主要构成要素集中在两方面:算法和数据。在算法层面,全球的分享很充分,在数据方面,中国有着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

由于人口众多,在线商务和社交网络活跃等因素,中国在近几年积累了大量数据,而数据是深度学习系统的命脉(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需要大量数据来完成),海量的数据优势正在演变成为中国AI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3

“大厂”们相继切入AI赛道

2017年,联想、百度相继宣布“All In”AI, 同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计划在三年内投入150亿美元,在四个国家建设7个实验室,重点是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在转型AI的赛道上,得益于数据资源的垄断优势,这些高市值互联网大厂在AI人员需求、硬件需求和资金投入方面也将同样位居前列。

AI人才毕业就进大厂,已是大势所趋。

一个行业最大的机会往往藏在最开始起步的几年,愈往后,愈是红海。同样,十年前,中国最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可能会寻求在硅谷工;但现在,得益于庞大的市场蓝海,越来越多的人正留在中国,振兴中国的AI产业。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了行业,至少能少奋斗10年!抛开意义不谈,工作的本质其实是用时间去换取金钱。怎样才能让我们的8小时更值钱?我想选项已经摆在眼前——切入AI的赛道。

抓住了人工智能的风口,就抓住了下一个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