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能在对抗地震这样的天灾中发挥作用吗?

描述

时间踏进千禧之年后,科技改变世界已经从一句响亮的口号变为了现实,随着社会需求与矛盾的变化,文明、稳定的社会生活也成为人们必然的需求。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科技的运用无疑将为人类在对抗“天灾”时增加砝码。

4月,正是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四川凉山的一场山火却吞噬了31位英雄的生命。

无独有偶,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北京市海淀区发生地震,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迅速登上当日热搜。消息一被曝出,马上在网络上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确定信息,此次地震为2.9级,震中位于海淀区上庄镇附近,震源深度为17千米。并且,根据地震专家的解释,类似此次的地震实属地壳内部的正常活动,并不具有造成任何破坏性。

然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力量对比毕竟是悬殊的。时光倒退,1976年7月28日下午、2008年5月12日、2017年8月8日……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残砖破瓦景象,哀声四起、浮尸遍地的悲剧也时刻警醒着我们。

基础信息技术是必要保证

时间踏进千禧之年后,科技改变世界已经从一句响亮的口号变为了现实,随着社会需求与矛盾的变化,文明、稳定的社会生活也成为人们必然的需求。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科技的运用无疑将为人类在对抗“天灾”时增加砝码。

在按照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要求制定的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表明了强化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

《规划》要求防震减灾工作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应用。

●依托国家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资源,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与集成,提高政府部门抗震救灾应急决策能力;

●升级改造防震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全国统一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处理和信息服务云平台,形成国家地震数据中心、备份中心和专业数据中心一体化的业务系统,实现防震减灾信息互联互通;

●完善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实现常态化、便捷化公共服务。

可想而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万物智联的时代,人类始终需要面对“人祸尚可防,天灾防不胜防”的事实,同时,也能想象到在未来全面而准确的掌握信息必定将实现人类在灾害预防、处理、善后等工作上的效率最大化和最优化。

物联网在对抗地震中大展身手

首先,物联网能在对抗地震这样的天灾中发挥作用吗?

我们知晓,地震的特点:

1.突发性强,通常情况下令人猝不及防。地震往往仅有几秒或者几十秒,有的地震甚至如同原子弹一样,瞬息之间能让整座城市面目全非;

2.破坏性大,成灾广泛。较大的地震往往可以波及大面积的地表物体,造成大规模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社会影响深远,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又或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狠狠的在全国人民心上划下一刀永不磨灭伤痕;

4.防御难度比较大,地震的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去纠结地震局是做什么的,因为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成功预测地震很难实现;

5.次生灾害,地震不仅可以产生直接严重的破坏,同时还会产生次生灾害,比如引起火灾、水灾、泥石流等等;

6.伤害持续时间比较长,地震发生具有周期性并可能伴有余震;

7.地震与社会和个人意识密切相关。

总结之下,我们将其归为预防、震中处理及善后。

预防

预防分为几个阶段,在社会和个人防范意识与常识方面的提升、在灾害提前预警方面、在地震监测方面……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电视、VR/AR、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不断涌现,它们除了在出行、娱乐、购物等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外,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将带给着我们颠覆式的体验。

首先,在安全教育方面。

对此笔者可以分享一则自己的经历,本人在学校时候真真切切的感受过震感较强的地震,仅仅几秒而我却当真已思虑万千了(此时楼道已经人声鼎沸,大多人都已经“逃离”了宿舍),也许是本人安全教育没学好,数十秒后才后知后觉被楼道人声唤醒,奔出楼外(“逃命的人儿”也是各有狼狈,部分需打码……),而这件事之后我对地震的认知和“恐惧”也加深不少。

由此也不难看出,尽管我们从小到大接受了很多来自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的演习和常识教育,而很多时候像笔者这样“心宽”的人还是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而现在,VR沉浸式的体验却可以最大程度让人们“亲身体验”灾难的恐惧,身临其境的方式将有助于安全教育的普及。

其次,在地震监测、预警方面。

1秒钟在生活中或许仅仅是一个愣神,然而在地震中却是生与死的竞速!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专用设备、微博等提前19秒向甘肃陇南发出预警,提前48秒向阿坝州、广元发出预警,提前49秒向绵阳发出预警,提前71秒向成都发送预警。

不仅如此,这套全自动的物联网地震预警系统可实现秒级响应,同时可向政府部门、武警、消防、群众(具有智能终端,包括手机、电视等)等发出预警信息。据了解,这套系统包含地震监测、预警信息产生、预警信息推送、预警信息接收和应用四个环节,利用电波传输速度较快于地震波的特点,可在地震发生时抢先几秒甚至几十秒进行信息推送。

尽管这样的地震预测还存在很多缺点,比如预警信息推送盲区、无效区以及收益区的信息有效使用率等,但提升1秒却可以让人们及时避险,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相比传统的倒立放置酒瓶的方法,前者是抢的一步先机,后者则是亡羊补牢。

震中处理及善后

正因为在地震预测中存在诸多世界性难题,因此,我们很多时候更加关注地震中与地震后的处理工作。

比如日本,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多山且多火山的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在这个狭长的国家,地震犹如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因此,日本国内经常把RFID标签用在路面上,被困于废墟中的人员可通过内置RFID功能的手机向搜救者传达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

不仅如此,RFID标签作为道路的指向标签还可以帮助携带可穿戴设备的人快速准确的找到避难场所;被困于地震中,或受伤者可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生理体征的数据采集,向救援队发出求救信息;未来,在5G的帮助下,也可以实现远程医疗救援。

通过物联网技术、5G、AI等新型技术在远程控制、远程医疗、数据采集、无人机等方面的应用,几乎是改变了搜救模式,增加了抢救时间,为抢险救灾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在善后方面,防震减灾智能社区建设又为灾后重建提供了一层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国内地震活跃的地区。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相关技术,可以全天候对地区地震活动进行检测、检测居民房屋结构健康,建有避难场所、应急区、科普室等。社区内除了通过广播、手机APP等向群众提供地震灾害信息外,还可提供温度、湿度、雨量、PM2.5等多项自然参数。

写在最后

物联网时代,数字转型不仅在企业、政府工作、学习教育中有所体现,未来,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数字化运用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以信息通信为基础,通过智能终端的普及、运用云、边缘计算等技术将会使灾害预防、处理、善后等工作产生更新、更具效率的变化。

若干年之后,我们或许不用“流浪地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