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单片机IO引脚的驱动能力与上拉电阻的详细资料概述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09 MB | 2019-04-23

分享资料个

  单片机的引脚,可以用程序来控制,输出高、低电平,这些可算是单片机的输出电压。

  但是,程序控制不了单片机的输出电流。 单片机的输出电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将允许外部器件,向单片机引脚内灌入电流,这个电流,称为“灌电流”,外部电路称为“灌电流负载”;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则允许外部器件,从单片机的引脚,拉出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拉电流”,外部电路称为“拉电流负载”。

  这些电流一般是多少?最大限度是多少? 这就是常见的单片机输出驱动能力的问题。

  早期的 51 系列单片机的带负载能力,是很小的,仅仅用“能带动多少个 TTL 输入端”来说明的。 P1、P2 和 P3口,每个引脚可以都带动 3 个 TTL 输入端,只有 P0 口的能力强,它可以带动 8 个!

  分析一下 TTL 的输入特性,就可以发现,51 单片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驱动能力。它的引脚,甚至不能带动当时的 LED 进行正常发光。记得是在 AT89C51 单片机流行起来之后,做而论道才发现:单片机引脚的能力大为增强,可以直接带动 LED 发光了。看看下图,图中的 D1、D2 就可以不经其它驱动器件,直接由单片机的引脚控制发光显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