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移动正在积极探索5G基于场景的业务

通信网络

623人已加入

描述

在近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上,中国信科集团副总工程师、大唐移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映民做了题为《基于场景的5G技术和业务》的主题演讲。

王映民表示,在传统移动通信收入进入“收入增长越来越低于业务量规模增长”的当下,对于运营商而言,至关重要的是重新认识5G本质,构建价值网络、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实现服务及品牌增值。

场景连接的5G时代来临

每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到来时,运营商都面临很大的变革机遇。1G到4G都是面向单个业务,而5G的“场景驱动”特征明显,将给人类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大发展提供动力。

王映民认为,“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之下,运营商须及早充分利用基于场景的5G系统,针对各个垂直领域的不同应用诉求、指标要求各异的5G应用场景、多类服务对象提供更为定制化的服务,迎接‘场景连接时代’早日全面到来。”

他指出,1G到4G,都是面向少数单个业务的。1980年代的1G承载语音;1990年代的2G承载语音和文本;2000年代的3G承载多媒体;2010年代的4G承载移动互联网。在移动通信从1G到5G进行跨代演进的同时,计算技术也在进行跨代演进:始于1970年代的小型计算机时代、始于1980年代的个人电脑时代、始于19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时代、始于2000年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始于2014年的可穿戴计算时代。

王映民表示,移动通信的跨代演进以及计算技术的跨代演进,共同推动着2020年5G时代的基本特征“大数据”、“众连接”、“场景体验”的诞生,这使得5G时代成为了“场景连接”的时代。5G将提供相应场景的联合多维度信息通信业务服务,而5G将是面向“场景”的。

面向“场景”的5G,其发展的驱动力何在?王映民认为有两个方面——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一方面,从互联网的发展史、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历程来看,1990年代是个人电脑盛行、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语音;2000年代是PC互联网盛行、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数据;到了2010年代,互联网、语音、数据融合发展,造就了移动互联网的盛行。到了2020年代(5G时代),增强型的移动互联网将会盛行,其特征两是“身临其境”、“虚实结合”。

另一方面,从物体通信的发展看来:1990年代是独立设备;2000年代以及2010年代的早期是机器间通信;2010年代后期是物联网。到了2020年代(5G时代),物联网将会进一步发展,其特征是“开始走向‘万物互联’”。

王映民表示,作为场景连接的5G,相对于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有着三大方面拓展:

一是5G的网络空间(社会形态)方面。既有增强移动宽带(eMBB),也有物联网(IoT)。网络空间与人类社会及物理世界有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二是5G的商业模式(使能技术)方面。既有公众消费应用,也有垂直行业应用,包括公共安全、交通运输、汽车、电力、农业、制造、教育、健康等。从公众消费到垂直行业,需要有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支持。三是5G的研发模式(产业生态)方面。移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特征是“电信IT化,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趋势有“平台化”“软件化”和“智能化”。

在上述三大方面的拓展下,5G将成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基础支撑技术、垂直行业创新发展的使能技术,必将广泛且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5G基于场景的技术

那么具体来看,5G系统中,场景有哪些?“场景”的英译为“Context”,包括用户情景(标识、与其他用户的关系等);物理情景(噪声电平、温度、湿度等);网络情景(连接、带宽、协议等);活动情景(发生了什么、何时发生的?);设备情景(设备的标识、定位、电量等);服务情景(文件格式、显示等)。

总之,5G的Context包含三大方面:用户;环境和资源;业务和应用。这些场景信息,广泛涉及活动信息、质量要求、地理信息、网络状态、终端等级、电池电量、社交网络情况、能源消耗、环境参数、信噪比等等。

王映民认为,“5G基于场景”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基于场景去设计、实现和应用5G系统;二是5G系统具有感知并适应场景的能力。

由此,他进一步分析,场景连接的5G系统,具有三大关键:第一、场景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第二、多元异构的感知终端、应用数据和网络通信进行融合,满足多维的场景体验需求;第三、通信与计算(及存储)的结合,是突破传统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的重要方法。

对于5G系统而言,网络要“可编程”、空口要灵活、终端要智慧。由此,王映民进一步指出,基于场景的5G技术,包括NFV&SDN、智慧终端、端到端网络切片、先进的多天线技术、灵活的空口设计、场景感知技术、资源管理和调度、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定制的边缘计算、基于场景的安全、SiIP+SoIP模式等。

为了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需要5G提供多维技术能力。王映民对其中几种技术作了详细分析:

基于场景的5G安全。5G时代,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交织发展,“安全”成为支撑5G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一是要建立“可信身份”,以在网络空间中准确识别网络行为主体;二是用“可信实体”构建网络,实体内建“可信免疫机制”;三是以“可信网络”满足5G多样化应用的场景需求,不同用户可获得不同安全保证等级的网络服务。

端到端5G端到端网络切片。针对基本移动宽带、媒体、蜂窝车联网、机器通信、无线医疗等不同5G垂直行业应用,新的网络和架构可以用软件来“定义和制造”定制的切片,以服务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

基于无线接入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将成为5G拓展应用的使能技术,可在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5G场景适配多种终端,实现基于5G蜂窝系统的厘米级定位能力。

王映民进一步介绍,应用“分级定位”策略,引入主/辅定位参考信号P-PRS和S-PRS,P-PRS信号以周期性方式进行发送,获得“时间差TOA估计值”;而S-PRS以超低功率持续发送,获得“连续相位估计值”;TOA估计值与相位估计值进行联合运算,实现精准定位。

边缘计算MEC。5G标准制定了UPF(用户面功能)下沉方案,为边缘计算提供了统一灵活的网络架构。基于标准MEC架构,可实现10ms以内的端到端网络时延,实现本地缓存、本地应用、业务优化、数据服务(如定位服务/车联网)等MEC应用。

SiIP(硬件IP)+SoIP(软件IP)模式。王映民指出,基于应用的系统级设计,采用“SiIP+SoIP”模式,是复杂的芯片和软件系统的创新研发模式,满足规模化和定制化需求。可应对SoC设计所面临复杂度、低成本、同质化、低功耗、产品上市时间等五大挑战。

大唐移动积极探索5G基于场景的业务

在上述技术的支撑下,对于5G的三大应用场景,王映民认为,需要有差异化的5G组网部署。eMBB覆盖热点区域,并向全网覆盖扩展;uRLLC从热点和线状覆盖启动,培育垂直应用;mMTC依托低频段NB-IoT升级,实现深度覆盖。

他介绍,大唐移动全力布局与5G结合点很强的行业领域,包括赛事/大型活动、教学培训、景点导览、视频监控、网联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慧电力、无线医疗、智慧城市和产业园区等10个领域,探索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解决方案,联合产业链积极推动5G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很值得一提的是,在车联网这一早期5G典型应用领域,大唐移动目前可提供业界领先的车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大唐移动“5G+网联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车-路协同、编队行驶、远程驾驶等三大类业务服务;在C-V2X商业模式方面,提出包括运营商、车企、行业业主、交通管理、应用服务商的网联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共赢之轮”;大唐移动已具备完善的车联网产业链,可在车载V2X终端、5G网络建设、安全/高效交通管理、智能车辆感知、应用大数据等方面提供支撑,具有领先优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