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制造的较量 IC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

军用/航空电子

366人已加入

描述

集成电路发展成本不断上升,厂商仍不忘初心大步向前,成绩斐然。如今中国IC产业进入阶级分水岭,分为了“有产者”和“无产者”。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整个行业在方面都得到了指数式的增长。

集成电路的成功普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C制造厂商能否持续改善性能、增加功能。随着主流CMOS工艺的理论、物理和经济趋近极限,降低集成电路的成本(按功能或者性能计算)与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晶圆制造工艺息息相关。

设计和制造的较量 IC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

IC设计和制造厂商在这方面也煞费苦心,比如:缩小特征尺寸、引进先进材料和改善晶体管结构、扩大硅晶圆直径、提高晶圆厂产能、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电路和芯片三维集成、先进的IC封装和调整系统驱动的设计方法等。

对于逻辑工艺方面, 各公司选择最先进的工艺来制造高性能微处理器、低功耗应用处理器和其他使用14nm 和10nm 的先进逻辑器件。各家晶圆代工厂商工艺更加多样化,而且各家标准不一,这就给公平有效地评估不同厂商的工艺造成了困难。而且,每一代主要的工艺节点之间的衍生版本和改进版本越来越常见,例如10nm和14nm之间的12/16nm工艺就是一个过渡性半代工艺节点。

回首过去的五十年,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整个行业在IC技术的生产率和性能方面都得到了指数式的增长。但现在,保持这种指数级增长趋势变得越来越困难,各种限制也越来越严格:缩小特征尺寸, 增大晶圆直径, 良率提升等方面均逼近物理或同级极限,通俗地说都有经济限制。因此,在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解决问题之前, IC公司还得继续从现有工艺中寻找剩余价值。

不断增长的设计、制造挑战和成本将IC产业分为了“有产者”和“无产者”。在1999年6月的McClean Report更新版中, IC Insights 首先提出了“倒金字塔”理论。当时报告指出, IC行业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早期阶段, 戏剧性的重组和变革是大势所趋。各种集成电路产品部分的市场份额构成变得“头重脚轻”, 占有有力地位厂商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几乎没有留给剩余竞争者的空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