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云计算对未来地面战的影响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近日举办“未来战争: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实现战术优势”主题研讨会。哈德逊研究所下属联邦信息技术采办特别工作组主持本次讨论会。会议认为,现代战争日益以数据为中心,云服务及其支持的人工智能系统对于确保美军作战人员获取最先进信息和分析至关重要。随着“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JEDI)云采办项目将于今年7月授出合同,国防部需要采取措施整合云技术,使其成为美军军事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最优化执行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能力,在未来战争中实现战术优势。与会学者指出,为将新兴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军事力量,应重点关注其军事应用的结果,而不是新兴技术被创造或应用的过程。

人工智能、云计算对未来地面战的影响

美陆军研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科特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导致人类文明的剧变,这种变化会对未来战争产生巨大影响。科特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新的生物形式,人工智能即为人工智能物种的入侵,冲击着人类社会。人工智能思考速度快,能够比人类更好、更准确地解决许多人类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电子战的威胁,易受到各种欺骗。

美陆军研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科特

科特以他从事的地面战研究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可能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地面战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边缘计算方面。边缘计算的兴起可能会提高未来地面战的安全系数,增加防御能力。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射程更远的人工智能弹药的出现。无论距离前线多远,人工智能弹药都能够发现目标,并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打击。边缘计算对于通信和云计算非常重要。云计算在战争方面的应用必须立足于边缘计算。

科特认为,云计算的范畴大于雾计算。雾计算可能是现有的最安全的一种云计算的方式,它高度分布在小型设备上,数据以一种很难被敌人捕捉和解读的方式不停来回移动,这种模式构成的网络雾极易隐藏数据。许多小型、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设备将能够比大型远程通信设备更加安全地传输信息。

科特最后指出,与其他武器装备相比,人类本身在战场上的存在正持续减少。未来战争将是智能化的战争,是人工智能弹药之间、人工智能体之间的对抗。人类在战争中的作用将发生重要转变。

充分发挥云计算军民两用的优势

美国防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杰夫·科亚克表示,灰色地带的竞争和冲突正在发生,美国的竞争对手非常重视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竞争。在新兴技术领域,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与民营工业基础联系紧密,合作研发军民两用技术。云计算显然也是一种军民两用技术,这对国防部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轻易获得先进的具有双重用途的技术。军民两用技术以商业开发为基础,所以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在将云计算用于战术目的方面,如果能够使用与公私合作有机结合的采办方法,将是非常有益的。

实现战术优势需要训练算法的支持

科亚克指出,为实现战术优势,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具备人工智能能力和素养的人才队伍。其次需要训练算法,必须有数百万亿数据来训练一个算法。当算法部署到战术边缘时,如果期望该算法能够适应作战,仍然需要大量数据,而在战术边缘获得大量数据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云。云计算在战术上的优势在于,算法能够训练、再训练和再次作战。第三就是试验与鉴定,也是训练算法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如何远离欺骗或偏见

科亚克在讨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安全地、合乎伦理道德地、负责任地发展,应该和人类一起运作和发挥作用。所以即使强调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人类仍然是人工智能最终的指挥官和维护者。人工智能拥有一些其他技术所共有的特性,这些技术也有类似的令人意外的风险,预计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会快得多。国防部是否会作出调整还有待观察。

关于中国5G网络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威廉·施耐德在讨论中表示,5G构成的威胁远超预期。中国的5G概念通过与百度系统的耦合从而集成了精确导航和瞄准功能。如果要用现代技术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就需要考虑一系列全新的应用。他认为5G网络存在的问题可能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必须依靠政策上的转变。

人工智能不应涉及的领域

科特表示,科技本身并不具备人类情感,也许在人类社会的某些领域,某些类型的技术是应该被禁止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也曾有无数次尝试,阻止某些技术的应用或者传播,这些尝试通常是不成功的。人类是否能获得正确的人工智能,这取决于是否能准确地把数据提升到战略资产的高度,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数据带来的价值。

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需要一定的政策指引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林赛·谢泼德在讨论中认为,在引入分析方法或人工智能时,需要认识到该分析方法在推动系统体系进步方面的作用。美国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性,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国防部也公布了人工智能战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