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性能指标以及发展概况

可编程逻辑

1334人已加入

描述

PLC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1、PLC的性能指标主要有:I/O点数、存储容量、扫描速度、指令系统、扩展能力等。

(1)I/O点数指PLC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总数。这是PLC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它表明了该PLC可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和可输出的信号的数量。PLC的输入、输出信号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对于开关量,I/O点数为输入、输出端子的总和;对于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的I/O通道数表示。

(2)PLC的存储容量通常是指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容量之和,表示PLC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可用资源。存储容量常用字节(B)表示,1024个字节为1KB(千字节)。(3)扫描速度:PLC采用循环扫描方式工作。CPU完成一次扫描所需的时间叫做扫描周期,扫描速度与扫描周期成反比。扫描速度主要和用户程序的长度以及PLC的类型有关。

(4)指令系统是指PLC所有指令的总和。PLC的指令越多,编程功能就越强。(5)扩展能力:大部分PLC除了主机外还有多种扩展单元,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扩展模块。IEMENS的S7-200系列PLC,CPU221不能扩展,CPU222最多2个扩展模块,CPU224和CPU226最多7个扩展模块。

2、PLC的分类

(1)按PLC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整体式、模块式。

①整体式PLC体积小、结构紧凑,通常见到的小型PLC常采用这种结构。

②模块式PLC的各种模块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配置。大、中型 PLC 一般采用模块式结构。

(2)PLC按照输入/输出点数可以分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 。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1.PLC的产生: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 年公开招标,要求采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

①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②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⑦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美国市电电压标准);⑧输出为交流115V 2A 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⑨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B。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十项要求,研制出第一台PLC,型号是PDP-14,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并获得成功。

2.PLC的发展趋势

(1)网络化:主要是朝DCS方向发展,使其具有DCS系统的一些功能。(2)多功能: 多种智能模块。 主要有模拟量I/O、PID回路控制、通信控制、机械运动控制(如轴定位、步进电机控制)、高速计数等。(3)高可靠性:高可靠性的冗余系统,并采用热备用或并行工作。

(4)兼容性:现代PLC已经不再是单个的、独立的控制装置,而是整个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5)小型化简单易用:小型PLC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发展,增加了配置的灵活性。(6)编程语言向高层次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