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八个应用性能介绍

区块链

574人已加入

描述

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区块链最根本的性质,也是区块链区别于其他分布式账本的最重要因素,尽管这一点还存有争议。

去中心化通常与中心化(Centralization)、分布式(Distributed)进行比较。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去中心化的真正含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去中心化的概念,从网络架构、治理体制、逻辑结构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块链在网络架构和治理体制上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人能控制它,也没有网络中心点,但在逻辑上是中心化的,一个区块链系统所有的节点表现得像是一台计算机一样。这样的结构使得区块链具有很强的容错性、抗攻击力和抗合谋能力,同时又能够提供确定性的服务。

普通的分布式系统与区块链很相像,但前者在治理体制上是中心化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如服务器集群,必须有一个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来决定分布式系统中每一台计算机的运行方式。而区块链是不需要这样的控制中心的,链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平等的,区块链上的数据由链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

有些好奇的读者肯定会问:什么样的系统是逻辑上去中心化的呢?我的答案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2、防篡改

由于区块链采用了链式数据结构,如果某个节点篡改了一个区块的数据,该区块与前后区块之间的链接就会被打破,区块链就不再完整。根据共识机制,这样被篡改的区块是无法被其他节点接受的,即无法进入区块链。由此可以看出,区块链上的历史数据是不可更改的。

区块链

即便在大多数节点共同违背共识机制的情况下,也就是所谓“51%攻击”时,攻击者也不能任意修改区块链的历史数据,可行的办法只有抹去之前若干个区块的数据,然后重新生成新的区块链。而这样做的难度与被抹掉区块的个数相关,并且是呈指数增长的,对于一个设计良好的区块链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3、去信任

去信任(Trustless)指的是在区块链中,一个节点无须信任任何其他节点,在假设其他节点都是不合作、不可信的前提下,最终仍可以根据共识机制从区块链中获得可信的数据。

在传统的中心化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必须信任系统的中心节点,相信它不会作恶、不会篡改数据、不会窃取隐私,但这种信任往往是盲目的、不可靠的。比如我们通过ATM把现金存进银行,前提是我们相信银行会如实记录这笔交易,将来我们取钱时银行不会赖账。如果银行的系统出现严重的故障或数据被非法篡改,储户的存款就可能会不翼而飞,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银行系统中,储户甚至无法举证,损失无法挽回。

如果采用区块链来实现这个场景,存钱这个事件会存储在区块链上,网络上任意一个节点都可以查看并验证。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这样的存储是值得信任的。因此,区块链又被称为“创造信任的机器”,被誉为构成价值互联网的基石。

4、开放性

区块链的数据全部存储在每一个节点之中,除了交易各方的私人信息被加密存储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节点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因此整个系统的信息保持高度透明,数据的完整性也易于验证。

同时由于采用了P2P网络,节点的加入和退出是比较自由和方便的。对于公有链来说,节点只要使用了包含正确的共识算法的软件,随时可以接入区块链,无需批准;对联盟链和私有链,节点的加入需要一个批准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也是去中心化的。

另外,区块链软件通常是开源的,这是由其去信任特性所决定的。区块链的用户不需要信任软件开发者,开源软件本身就是值得信任的。

5、匿名性

由于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无需互相信任,因此交易对手之间可以不用公开身份,在系统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保持匿名。这种匿名性是区块链共识机制带来的副作用,并不是必须的。在金融业务中,由于反洗钱等监管要求,在具体实现时往往会去除这种匿名性,并不影响它的其他特性。

6、隐私性

区块链数据结构广泛使用了数据加密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种类的加密算法,包括最新的加密理论(如盲签名、门限签名、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综合采用这些加密算法,充分保障了区块链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供极强的隐私保护功能,不用担心存储在区块链上的隐私和关键数据泄露的可能,同时也不妨碍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视图。

7、自动执行

区块链采用事先商定的智能合约代码,使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无需信任的环境下自动安全地交换数据并自动执行预定义的业务逻辑,无需任何人为干预,资金结算以区块为单位自动进行,无需外部对账,可用来构造7×24运行的金融交易系统。

8、简化运维

在中心化的交易系统中,建设和维护一个高可用性的中心系统的成本很高。而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设备由各网络节点自行维护,对单个节点的可用性要求大大降低,可以显著降低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