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板首日个股全部实现上涨,与创业板比谁更抢眼?

描述

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25家企业中,电子相关企业达到了12家,占据了半壁江山;半导体企业数量为6家,接近总数的1/4,包括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和乐鑫科技。
科创板从提出到落地,历时不过259天,相比创业板用了10年、中小板用了5年,可以明显看出政府和管理层对科创板的重视与期望。此外,管理层还推出了与之配套的交易和风控制度,也彰显了管理层对科创板长远健康持续发展的规划。此次科创板开市有望对科技板块,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5G等板块带来明显的关注和提升效应。

开板首日全部个股均实现上涨

此次科创板开板首日的全部25支个股均实现了上涨,从首日的表现来看,平均涨幅约为140%,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安集科技400.15%,涨幅最小的是新光光电84.22%。25家公司成交额合计逾480亿,其中中国通号成交额近百亿元。
首日的25家公司的平均换手率约为77%,其中安集科技换手率超过86%。截至收盘,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约为120倍。
此外,25支个股中收盘时低于开盘价格的有11家。
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开锣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首日表现差不多,甚至更加亮眼。当年创业板开板首日的28支个股也都实现了全部上涨,首日平均涨幅为106.23%,涨幅最大的为金亚科技209.73%,涨幅最小的是南风股份75.84%。

创业板一周后出现了分化,那科创板呢?

虽然创业板的首日都实现量上涨,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即2009年10月30日至2009年11月6日,28家上市企业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到11月6日,仅有吉峰科技和鼎汉技术录得正受益,其余个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金亚科技,下跌了23.51%,其次为华谊兄弟,跌幅达到了19.18%。从月度表现来看,各个分化更加明显。
科创板
图1:创业板首批28支股票表现。(数据来源:Wind)
创业板开板首日的成交额为219.08亿元,约占A股成交额的1/10,而当时创业板的个股数量在全部A股中占比约为1.73%,自有流通市值约占0.36%。而科创板首日的交易额约为480亿,虽然公司数量少了,可是交易额却增加了。
从盈利角度来看,首批科创板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要比创业板强。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2018年的年净利润平均数为1.23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速为91.1%。而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2008年净利润平均数为0.34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速为36.6%。
根据已经披露的半年报和业绩预告,首批科创板25家企业中,2019年上半年度,电子相关企业经营状况整体向好,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预增。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逐步建立完整、独立自主核心技术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深度受益。
科创板
图2:首批科创板企业已披露中报情况。(数据来源:Wind)
由此可见,虽然科创板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登陆,但首批科创板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依然强于创业板。也就是说,短期来看,科创板企业股价有望快速抬升,而科创板企业股价上涨能够带动相关板块的估值提升;但中长期来看,股价表现应该还是会回归基本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