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PCB发展史_中国PCB发展史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科技领域,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作为“电子产品之母”的印制电路板PCB ,便是电子科技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借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契机,迈威科技今天带大家一起回顾下我国PCB的发展历程。

世界PCB发展史

1936年,印制电路板的创造者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首先在收音机装置里采用了印刷电路板。

1943年,美国人多将该技术运用于军用收音机内。

1947年,美国航空局和美国标准局发起PCB首次技术讨论会。

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并用于商业用途。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CCL的 copper foil和层压板的粘合强度和耐焊性问题得到解决,性能稳定可靠,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铜箔蚀刻法成为PCB制造技术的主流,开始生产单面板。

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孔金属化双面PCB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20世纪70年代,多层PCB迅速发展,并不断向高精度、高密度、细线小孔、高可靠性、低成本和自动化连续生产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表面安装印制板(SMT)逐渐替代插装式PCB,成为生产主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表面安装进一步从扁平封装(QFP)向球珊阵列封装(BGA)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高密度的BGA、芯片级封装以及有机层压板材料为基板的多芯片模块封装印制板得到迅猛发展。

中国PCB发展史

1956年,我国开始PCB研制工作。

60年代,批量生产单面板,小批量生产双面校并开始研制多层板。

70年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印制板技术发展缓慢,使得整个生产技术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80年代,从国外引进了先进水平的单面、双面、多层印制板生产线,提高了我国印制板的生产技术水平

进入90年代,香港和***地区以及日本等外国印制板生产厂商纷纷来我国合资和独资设厂,使我国印制板产量和技术突飞猛进。

2002年,成为第三大PCB产出国。

2003年,PCB产值和进出口额均超过60亿美元,首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PCB产出国,产值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8.54%提升到15.30%,提升了近1倍。

2006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产值最大的PCB生产基地和技术发展最活跃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PCB产业保持着20%左右的高速增长,远远高于全球PCB行业的增长速度。

中国PCB行业现状

在全球PCB产业向亚洲转移的整体趋势下,中国作为电子产品制造大国,以巨大的内需市场和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本土PCB企业投资,促进中国PCB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CB生产国,也是目前全球能够提供PCB最大产能及最完整产品类型的地区之一。从整体上来看,本土PCB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其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与在中国大陆设立分厂的外资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竞争力稍显薄弱。

2008年至2016年,中国PCB行业产值及其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印制电路板

2008年至2015年,中国PCB行业产值从150.37亿美元增至26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5%,远超全球整体增长速度2.94%。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PCB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中国PCB行业亦未能幸免,但在全球PCB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大背景下,2009年后中国PCB产业全面复苏,整体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