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动力终于表示要开始迈出商业化之路

描述

几经波折后,波士顿动力终于表示要开始迈出商业化之路,对此业内人士有鼓掌叫好的,但更多的人是持质疑态度。毕竟波士顿动力的形象在广大吃瓜群众的心中更像是一个探索世界前沿技术的实验室,而不是营利性质的公司。

不走寻常路的波士顿动力

在机器人领域,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是一家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公司,成立于 1992 年的他,由麻省理工学院剥离而出,创始人是Marc  Raibert,主要致力于机器人快速运动以及平衡能力研究,主打机动性和拟人化。

波士顿动力曾发布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包括双足机器人 Atlas,四足机器人 BigDog、Spot/Spot Mini、WildCat,“足+轮”式机器人 Handle,爬行机器人 Rise,侦察机器人 Sand Flea 等。

■ Atlas

Atlas 是波士顿动力类人双足机器人,身高近 1.5米,体重近 75 千克,像人一样有头部、躯干和四肢,“双眼”是两个立体传感器。Atlas 的的产品迭代大概经历了三个大的版本更新。截至 2018 年 10 月 12 日,最新版机器人已经可以左右脚交替三连跳 40 厘米台阶。

■ BigDog

BigDog,形似机械狗,是波士顿动力专门为美国军队研究设计的。在 2005 年,BigDog 的发布让波士顿动力公司名震一方。它由液压系统驱动引擎,能够适应复杂地形条件的机器人,能行走、奔跑、攀爬以及负载重物。

BigDog 体内装有由发动机驱动的液压作动系统,四肢上装有特殊材料制成的减震器,每迈出一步的能量都能被有效循环至下一步,保证能源动力在长途跋涉中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另外,BigDog 的平衡力绝佳、能负载约 180 公斤武器装备翻山越岭、还能解读语言和视觉命令。

■ Spot/ Spot Mini

Spot 是于 2015 年 2 月发布的四足机器人,重量约为 75 公斤,可背负 45 公斤的有效负载进行自由行动或奔跑。Spot 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和立体视觉传感器感知周边路面信息,从而有效避开路面障碍,合理协调四肢动作。

Spot Mini 是 Spot 机器人的新型且更加小型的机器人版本,并且在头部增设了一副机械臂,可以灵活操控物体。它没有任何液压系统在身体上,是纯电动的,所以是最安静的机器人之一。另外,它的身体上还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能够帮助 Spot Mini 完成各项复杂的动作以及巡航。

■ Handle

Handle 是波士顿动力研发的首款“足+轮”式机器人,拥有控制平衡能力,在运动时能避免摔倒。而后,波士顿动力对 Handle 机器人进行升级,新版 Handle 机器人配备了视觉系统,能够帮助寻找货箱和可以用来装载货箱的运货盘。

研发与商业化之间的差距

波士顿动力公司在27年的时间里,尽管不断经常研发出新的机器人产品,却从未公开出售过,研发与商业化之间,存在着巨大挑战。而从美国国防部到谷歌母公司,再到巨头软银,这个世界还会给波士顿动力多长时间来探索未来已不可知。

其实在2018 年, Marc Raibert 就曾指出,他们的定位是成为平台公司,让生态圈——包括第三方伙伴、客户,一起找到技术真正适合使用的地方。

商用化的道路,波士顿动力的首选目标是是Spot,他表示,Spot 将成为“机器人 Android”——一个可定制的平台,其他公司可以对其进行构建以满足特定需求。不过,目前波士顿动力公司还没有确定价格标签,但是他们表示,最新的 Spot 原型将比之前的迭代成本少 10 倍。

除了将Spot打造成一个可销售的机器人外,今年4月,波士顿动力还收购了物流初创企业Kinema Systems,为实现仓库自动化铺平道路。现在,波士顿动力已经开始销售通过此次收购获得的机器人。

业内人士表示,波士顿动力被 SoftBank 收购应该是该公司机器人走向商业化的导火索。Marc Raibert 表示,商业化始终是最终目标,但获得 SoftBank 的重要资源是让波士顿动力能够将机器人投入更高的档次生产的原因之一。

资本断裂下,那些消失的同类

在机器人行业中,要让技术落地、实践商业化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很多有资金有技术,甚至已经有一定产品规模的公司都在不断面临倒闭风险。从这一点来看,波士顿动力的商业化之路更像是一种妥协,毕竟没有人会为太过遥远的未来不断买单。

2018年10月4日,Rethink Robotics作为创建了协作机器人这一新品类的业内先驱,由于在市场表现方面没有达到预期,宣布倒闭,引起行业的震动。

4月初,创立于2012年的丹麦机器人制造商蓝色劳动力(Blue Workforce)申请破产,Blue Workforce主要产品是为农业和食品加工提供拾取、分拣的工业机器人,开发了Blue Reality数字双胞胎软件,以及推出了Freke定制夹具和Hugin Eye传感器,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产品的实用和适用度。

4月30日,AI机器人玩具公司Anki宣布倒闭,并裁掉所有员工,Anki在2010年由3位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专业的博士创立,曾推出过多款热门玩具机器人,如Overdrive,Cozmo和Vector。

这些机器人企业倒闭背后的原因也是惊人的相似,在产品还没有大规模推出市场的时候,资金断裂而不得不放弃计划。世界范围内,机器人都被视为劳动力短缺的解决方案,毕竟“好产品仅是开始,市场落地才是关键。”

协作机器人至今落地场景不明朗,究竟是快了时代几步还不是个定数;替代人工搬运的AGV虽说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无轨导航,众多公司融资不亦乐乎,但是其销量还是不甚理想;机器视觉大火的现在,却只有检测端能大量应用,识别、定位还处于找场景的阶段。

在智能化的今天,各种人机协作和深度学习的算法程序纷至沓来,但是如何真正进入场景落地应用才是重中之重。但是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话,后来被李诞在《奇葩说》引用过,“人类最古老的笑话,往哪走都是往前走。”这句话放在波士顿动力公司身上真的是恰到好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