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视觉技术让刷脸识别成为现实

嵌入式技术

1340人已加入

描述

登机口的刷脸登机、公安上的人脸识别定位等应用,除了需要硬件层面的安防芯片,还需要软件层面的视频技术支撑。嵌入式视觉是一个跨市场,跨领域的一个技术领域,据统计,2020年,整个嵌入式视觉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元。那么,嵌入式视觉技术可以带来哪些便利?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嵌入式视觉目前在深圳机场上应用,主要在安检和登机环节,可以直接刷脸。

一是刷脸安检。通过安检柜台架设的人脸识别相机, 并对接机场安检系统及证件识别设备。在旅客 排队时预先进行人脸抓拍, 并自动选择最佳人脸照供识别、比对, 整个流程只需1秒内即可完成,极大减轻安检员的工作量, 并提高旅客通行效率。

二是刷脸登机。通过登机口架设的人脸识别相机, 现场抓拍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人脸, 与安检人脸照快速比对, 若比对一致, 则显示其航班信息, 并联动闸机放行, 1秒内可完成比对和放行, 不仅可加速通行, 同时还可防止旅客登错航 班。

此外,我国首台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已经安装嵌入式视觉,高度自动驾驶不需要司机,不需要方向盘并且连油门和刹车也不用,能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信息,预测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和意图,从而实现路径的最优规划。今后,还会在空调、电视机、手机等智能终端上,以及连锁店、购物中心等商业领域,还有银行、保险等金融和机场、海关 公安局等安防领域进行应用。实现这些功能,缘于可编程性嵌入式视觉技术的发展。

关于嵌入式视觉的原理,以前,外部芯片和预写硬件互联,导致机器视觉发展进程缓慢。嵌入式视觉联盟分析出嵌入式视觉的处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性检测——分段——对象分析——启发式专家系统。

这里面涉及的每一个环节可能都是一个系统,整个方案实现下来功耗比较高,且成本非常高。如今,借助可编程技术,从摄像头获取信息到发送指令的复杂过程变得简单。

安富利亚洲供应商及产品管理高级总监钟侨海指出,具有可编程逻辑的SoC可创建功耗更低、效率更高的数据路径,使机器能够做出高阶决策。包括:软件可编程性和硬件可编程性。软件可编程性结合片上系统(SoC)处理器;硬件可编程性结合设计者定义的FPGA互联。

通过可编程来打造嵌入式视觉的开发平台,将整个过程变成高度整合和自动化的系统。即通过FPGA加SoC的处理器,SoC把嵌入式视觉的每个部分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里,尤其是在前端后端都可以放在一起。进而简化整个系统的开发,减少成本,并且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

这种嵌入式视频开发平台可以实现精确的视觉,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时图像识别,二是可编程平台再利用;三是具有可扩展性的传感器融合;四是提升性能,降低功耗;五是单芯片安全保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