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机器人的真正应用普及的分析和介绍

描述

一道拦在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路上的障碍

“哪天中小企业或者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企业也能高效地使用机器人,那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就算相对成熟了”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创会会长、现名誉会长苏汉民说。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不仅本身的购置成本高,而且其部署实施繁琐、周期长,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反复调测机器人的动作路径、作业位置和速度。例如,要在一条生产线上部署一台机器人以代替人工,伺调一台机器人甚至需要耗费数天时间。当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发生变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如果一个产品的生产量小、交期紧(比机器人伺调时间还短),则繁琐冗长的机器人伺调很难适应快速迭代的产品生产需求。因此,当前的普遍情形是中小企业由于订单量较小,产品品种多,通常较少在其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机器人通常都是应用于批量较大的生产场景,或者应用于较大规模的企业。

由于制造型企业的招工越来越难,加上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实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核心事项。大型代工企业富士康曾经公开宣布其要在生产线上部署百万台机器人。无论是富士康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是一些小企业,在生产线上部署机器人和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变化而快捷地调整机器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快速伺调,国家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用于工业机器人,当产线上所生产产品发生变化,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和判断变化,并计算和自动伺调机器人需要调整到的参数或状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超大型的产品和加工参数数据库,并且要研究出一种算法以柔性化地适应不同的加工场景。据了解,用于工业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暂时还不知道何时能实现商用化的程度。笔者认为,用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的前景很大,但可能至少花费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真正实现。

除了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还有没有其他更快的路径来尽快解决机器人快捷伺调和部署呢?

我们确实无法再等了。“我还很少听说有这样的软件来解决机器人伺调和部署的。如果有,那肯定是领先的。”,苏会长说。在与苏会长的交流中,笔者提出了制造工艺流程简明仿真软件和工业机器人工作单元OSCT(Operation Sequencing Combination Table)计算软件的设想和研究实践。流程简明仿真可以分析和平衡整个流程工序和工作台,工作单元OSCT计算软件可以快捷计算和校核机器人工作单元在整个流程上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的优化调整提供指导。有了这两个工具软件,机器人在产线上的伺调和部署效率将提升10倍或以上,这将大大促进中小企业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高效地部署和使用机器人。由于本文的重点不是阐述如何解决机器人在产线快捷伺调和部署的具体方法和工具或软件,具体工具软件的细节不在此处阐述,详情待续。让我们一起期待制造工艺流程简明仿真和机器人工作单元OSCT软件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