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智能穿戴提供创新空间的介绍和分析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现在市场上最HOT的智能穿戴设备是什么?

为什么说2015是智能穿戴设备元年?

为什么比爱马仕包包还要贵的智能手表还未真正上市就已被预订一空?

华虹宏力,作为一家具备成熟的专注于差异化技术的200mm晶圆制造企业,能够为各式各样智能穿戴设备的产品设计与IC设计提供什么样的创新维度和技术解决方案呢?

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概念其实很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来,这两年随着手环、手表、眼镜等产品的出现逐渐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历史演进来看,新一代的消费电子产品相比上一代总会带来更多更强大的功能、更加符合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更加接近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具体到产品本身,新一代的电子产品总是具备更小的外形尺寸以方便携带,需要整合度更高的内部芯片以支持各种功能的实现;因为需要更加便于携带和更加方便使用,整个产品的功耗必须越来越低;需要支持各种各样的无线连接协议与其他设备、与云端进行通信;需要后台更强大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的载体是各种各样的,除了手环、手表、眼镜,还有戒指、纽扣、衣服、鞋子。这些不同产品的附加功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类的产品从外形到功能也可能差异很大,不再像过去那些产品比较倾向于标准化,在某种程度上却更能够彰显人的个性。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看,未来的想象力空间是巨大的,智能穿戴只是一个开始!

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汽车是不是一个大型的智能穿戴设备呢?目前已经有车内传感器可以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以提前防止事故,车联网的发展将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人车交互活动。现在众多整车厂和互联网公司都在研究无人驾驶,已有突破性成果,如最近Delphi无人驾驶系统搭载奥迪Q5完成了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穿越美国大陆的壮举。未来人们坐在汽车里出行,是不是就相当于把汽车穿在身上一样呢?

其实,无论是现在这些小型穿戴设备,还是无人驾驶汽车,这些新兴的应用场景对于电子系统硬件的需求都离不开现已成熟的半导体技术。用传感器来实现感知,用射频技术来实现互联,用控制器来实现智能化,最后需要整个系统设计包括每个元件、电源管理一起来降低功耗。

作为差异化工艺技术的领先者,华虹宏力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在传感器、控制器、射频和电源管理这四个区块的高整合度、低功耗和低成本。

传感器

MEMS传感器制造平台一直是华虹宏力持续研发的差异化工艺技术组合的重要成分。这个技术方向与主流MEMS传感器对于晶圆工艺制程的要求保持一致。MEMS传感器市场总量巨大但种类繁多,在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下,MEMS与CMOS工艺整合的趋势日渐明显,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MEMS传感器产品还将停留在8英寸的制造工艺上。华虹宏力将通过持续的工艺技术优化和创新突破来帮助客户减小传感器产品尺寸和降低成本。

控制器

华虹宏力同时具备适用于高端32位MCU的eFlash/EEPROM平台以及适用于入门级8位MCU的CE OTP/MTP平台,其中还包括一套专为物联网打造的0.11µm eFlash超低功耗的全新平台解决方案。从整合的角度,工艺平台提供精准的RF模型与设计工具包,帮助实现MCU和RF功能的整合;从低功耗的角度,平台提供超低静态功耗和超低动态功耗,可大幅提升电池寿命,延长物联网及可穿戴式设备的待机时间;从低成本的角度,工艺光罩层数较少,可搭配高密度数字单元库、SRAM和稳定高良率的Flash IP,同时可以满足汽车级应用的要求。

射频

除了eFlash/EEPROM可单芯片集成RF,华虹宏力还提供RF CMOS、RF SOI、IPD等特色射频工艺平台,应用的产品包括Bluetooth、Zigbee、Wi-Fi和4G LTE等。其中全新的RF SOI平台工艺在降低品质因子方面做了一定的优化,跻身进入了这一领域的第一梯队。同时在模型上也率先采用了PSP SOI,可以帮助客户针对射频性能和芯片面积同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设计反复,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华虹宏力将继续推进工艺研发与创新,努力帮助客户实现射频前端模块的高度整合。

电源管理

单从电池充电应用的角度来看电源管理IC需求,不论是传统的有线充电,还是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需要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华虹宏力提供BCD加OTP的单芯片方案,也可提供CE OTP/MTP或者eFlash/EEPROM另外搭配一颗分立的MOSFET的多芯片方案。不同的方案在功耗与成本方面也各具优势。

通过持续开发和持续创新,华虹宏力为物联网与智能穿戴设备应用打造了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高整合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的IC设计,提高智能硬件提供更精准数据的能力,从而服务于后台的云,服务于大数据,最终使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交活动更加便利。

华虹宏力市场经理翟斌先生在第四届中国(深圳)智能穿戴式设备技术开发及应用峰会上发表演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