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发布了荣耀9X系列 还带来了MagicBook、手环等一系列新品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7月23日,荣耀在西安正式发布了荣耀9X系列,对荣耀X系列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同时还带来了MagicBook、手环等一系列新品。

本次新品发布会,重点产品必然是荣耀9X系列,其最大特点便是配备了麒麟最新的8系列芯片——麒麟810,这是一款采用现阶段最先进7nm制程的中高端芯片,比肩市面上高通骁龙855、苹果A12、麒麟980三款旗舰芯片的制程。此外,荣耀X系列一直在千元档位市场很能打,如今配备麒麟810芯片的荣耀9X从1399元起,将会对整个千元市场掀起一股配置大战。

会后,荣耀总裁赵明接受了集微网在内的媒体专访,其详细阐述了荣耀在芯片、产品、市场、品牌方面近期的一些情况和未来的规划。

在关于品牌方面,赵明表示荣耀是专门面向年轻人的潮流科技,它对自己的定位是很清晰的,根植于华为体系的大技术,荣耀未来可能在创新应用上会更加的极致。未来的整个一种品牌定位和趋势上,也演绎了我们华为与荣耀各自的品牌定位。

赵明谈到荣耀的零售规划的时候,他表示荣耀未来的战略转型会更加强调线上线下的均衡。我们在中国市场线下品牌的综合店里面,荣耀已经是成为仅次于华为的第二品牌。线下消费者是有需求的,我们也会做一些线下销售的工作满足这部分需求,不过荣耀的线下渠道不是很重,线上仍然是我们的重要部分,这是荣耀所坚持的相对高效的体系。

这次荣耀9X系列全系都用上了麒麟810,均是7nm的制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是挺震撼的。赵明表示:目前在整个手机行业来讲7nm制程的处理器仅有麒麟980,麒麟810和骁龙855以及苹果的A12,四款芯片代表着说几工艺制程的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通过在千元档位的手机上搭载7nm的中高端芯片,为的便是希望以提速的创新和产品迭代,给友商设立一个标杆和样板,告诉市场未来的1500至2500档位应该是怎样的性能和配置。

大家可以看到荣耀9X所采用的麒麟810把整个在2000至3000元档位的处理器大大的提升了一步。其他的品牌和厂家可以看到在这个档位采用的芯片还是10nm或者是8nm,而通过制程的升级到7nm,这会给芯片性能的提升和功耗降低有着很大的好处。

对于荣耀9X的市场表现,赵明也表现得十分自信,他表示:大家可以看到,这次荣耀9X产品迭代的跨度之大,是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产品的。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把创新加速,用无与伦比的创新加速度,让对手产品根本无法跟随。

有记者问到在一款千元级别的手机上配备7nm的芯片,成本压力会不会很大?赵明笑称:有成本压力,所以荣耀9X一定要卖到2000万台才行。我们坚信荣耀9X会是一款创记录的产品。

对于华为整个芯片体系的结构,赵明表示已经很清晰。9系列的我们基本上会在华为和荣耀的顶级旗舰级上使用,8系列的芯片今天它的实际处理能力和性能,应该基于845和855之间的定位,它更接近于要比上一代的旗舰级别芯片还要强,加上方舟编译器,性能提升和体验会更加好。

此外7系列的芯片相对来说用在中档,而低端的芯片目前我们还没有自己开发。未来其实芯片的使用我们也是开放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部分使用自己自研的芯片,一方面也会产生业界的,高通,MTK芯片解决方案,我们未来会使用多芯片的解决方案。

赵明相信未来几年,AI会是一个核心发展的领域,在5-10年当中需要不断改进,并且未来会是手机品牌或者芯片提供商PK的方向和重点。麒麟810采用了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其得到了AI能力的大幅提升,不过未来芯片要用哪一款架构的NPU,还是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在对于荣耀智慧屏的问题上,赵明表示整个智慧屏在上市的结构当中涉及到行业的新品类的创立,因此预估还需要一段时间产品才会出来。此外他表示荣耀宣布了智慧屏的品类后,行业领域大家都是表示欢迎的,他们都希望我们能够把全新的科技创新理念待到智慧屏当中,提升消费者体验。不然传统行业里面,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很难令消费者有更换的念头。

在大家都很关心的荣耀5G手机上面,赵明表示荣耀的5G手机已经在实验室开发和测试过程当中,预计会在今年4季度推出。此外他认为荣耀的5G手机肯定是支持SA和NSA组网的,期望依托华为的强大5G能力造就一款引领5G时代的手机出来。

虽然大家对于5G手机都很心急,但是赵明解释中国几大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还是属于相对初期的阶段,从运营商网络也是有一个验证和测试的过程,整个中国的5G用户大规模的发展,应该是在今年的四季度以后。而且赵明是做通信技术出身的,网络初始阶段和手机的磨合也是需要一段时间,随后才会进入大规模的发展时机。

最后关于荣耀线下市场的策略和海外销售情况,赵明做了一些说明,他表示荣耀已经是线下店面看到最多的四个品牌之一。虽然今年遇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但是荣耀整个海外销售势头已经回到了比5月16日之前还要好的态势,公司上下都是微笑着面对困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