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矢量信号发生器计量测试解决方案的介绍和应用

描述

“计量” 这一术语在中国成为专业术语是在1953年开始使用,以取代使用古远的“度量衡”。根据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联合制定的《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中定义计量学(Metrology)为有关测量的科学,是保证测量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一门科学。

无线电计量作为计量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过去得到了迅猛发展,无线电计量测试已被公认为与各行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微波和毫米波测量、实时在线测量、现场测量、综合参数测量、各种数字调制、复杂调制计量测试已成为现代计量测试的新课题。

针对无线电领域的各种计量测试需求,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提供相应全面的计量与测试解决方案,覆盖网络分析仪与功率计、微波信号源、矢量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相位噪声分析仪、元器件计量测试、EMC测试和天线测试等方面,完善的计量与测试解决方案包含了众多先进的计量与测试产品,例如:高达500GHz的高精度矢量网络分析仪,一键式测量脉冲相位噪声和剩余相位噪声的相位噪声分析仪,调制带宽达2 GHz的矢量信号源和单台频率到85 GHz的频谱分析仪,采用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功率计等。

我们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无线电计量解决方案,本次向您介绍的是矢量信号发生器计量测试解决方案。

计量标准

装置介绍:校准装置由频谱分析仪、矢量信号分析仪、功率计、微波频率计、测量接收机、衰减器等组成。对矢量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谐电平、EVM、谐波失真、幅度误差、相位误差、RHO等多项参数进行校准。

主要用途:校准装置可以对各种矢量信号发生器进行校准

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10 MHz ~ 40 GHz

功率:0 dBm ~ +30 dBm

EVM:0 ~ 20%符号率1 kHz ~ 50 MHz

ACPR:0 dBc ~ -80 dBc

规范代号:

JJG173-2003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JJF1174-2007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

R&S方案

典型仪器: R&S FSW高性能频谱分析仪

指标:

频率范围:2 Hz到8 GHz/13.6 GHz/26.5 GHz/50 GHz/67 GHz/85 GHz

EVM with QPSK:0.5% (符号率≤1MHz);1.0% (符号率≤10 MHz)

SSB 相噪:<-137 dBc (1 GHz;@10 kHz;1 Hz BW)

信号分析带宽:2 GHz

实时分析带宽:512 MHz

DANL:2 GHz,-156 dBm (1 Hz) (typ.)

20 GHz,-150 dBm (1 Hz) (typ.)

80 GHz,-126 dBm (1 Hz) (typ.)

主要特点:

无与伦比的相位噪声

优异的动态范围适合寄生信号测量

支持所有重要的数字标准:

LTE,LTE-Advanced,3GPP FDD/HSPA/HSPA+,GSM/EDGE/EDGE Evolution,TD-SCDMA,CDMA2000/1xEV-DO,WLAN IEEE 802.11a/b/g/n/ac

非常高的电平测量准确度

非常高的信号灵敏度

R&S方案

典型仪器: R&S NRP-Z5x热敏功率计

指标:

射频和微波测量范围:DC ~ 18 GHz/33 GHz/40 GHz/44 GHz/50 GHz/67 GHz/110 GHz

电平测量范围:+20 dBm ~ -35 dBm

线性度:<0.007 dB (DC ~ 67 GHz)

<0.010 dB (67 GHz ~ 110 GHz)

驻波比:VSWR 1.35@ 67 GHz

主要特点:

世界上第一个覆盖频率DC ~ 110 GHz同轴功率头

世界上第一个溯源到NMI的毫米波和太赫兹功率头,绝对功率电平测量精度高

接头内部采用球形轴承,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有着非常高的连接重复性

极高的测量速度和测量线性度

使用灵活,可以和R&S FSMR、R&S FSW、R&S FSWP、R&S ZVA等多种仪器共同使用

典型仪器: R&S NRPxxS(N)三路径二极管功率计

指标:

射频和微波测量范围:10 MHz ~ 8 GHz/18 GHz/33 GHz

电平测量范围:100 pW ~ 200 mW (–70 dBm ~ +23 dBm)

驻波比:VSWR 1.33@ 33 GHz

主要特点:

顶级的动态范围93 dB,使用三路径二极管检波同时测量

顶级的准确度

极高的测量速度和测量线性度

使用灵活,可以和R&S FSMR、R&S FSW、R&S FSWP、R&S ZVA等多种仪器共同使用

具有LAN功能,可通过网络客户端访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