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青城山中国IC生态高峰论坛以“打造智慧医疗电子产业链“为议题,探讨如何打造智慧医疗电子产业的生态。正如此次论坛主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伟民所讲,“这样的会议国内没有,国际商业也没有,此次论坛的内容对接例如整个应用、软件、生态,是非常独特的,是跨界的。”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消费电子处处长杨旭东在发言中讲到:“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就已经针对涉及民生需求的医疗、养老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多个发展方向,包括推广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治疗的新模式和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慧医疗体系,探索智慧医院,建设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研发人机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类和智能多学科会诊,加强流行病智能监测防控等。”据悉,目前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已经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制定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发展产业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了两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同时针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服务系统平台等关键领域组织制订了一批行业标准。
在智慧医疗的应用中,集成电路起到的作用必不可少。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魏少军在讲话中谈到:“医疗跟人相关,中国有14亿人,所以人口基数决定了智慧医疗应用市场的大小。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在2005到2015年10年间,造成了5500亿的经济损失,这组数据触目惊心。我们花这么多钱去治病,治病过程当中很痛苦,现在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严重,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为什么不把这个钱花来防病呢?利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该可以督促我们改变生活习惯,能够改掉我们一些不良的嗜好来促进我们加强锻炼,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芯片在这些新型的电子医疗器械当中不仅用于治病,更多用于防病。这个工作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而智慧医疗电子很可能是中国在下一步进程当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的很少有的领域,一个是人口多,第二是我们处在一个转换阶段,第三是我们毕竟医疗水平相对比较弱小,所以这个过程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商业机遇,同时也给我们人民生活,特别是医疗健康带来很好的改变。”
北京太一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解渤,为到场的嘉宾讲解了“智慧脉诊仪和中医标准化智能化”。他表示,中医从原始状态跨越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第一需要找到中医的大数据来源,第二需要建立中医的客观标准,第三要构建中医的评价体系。他指出,中医目前唯一的有效的数据入口唯有脉学,优点表现在:相对于其他的诊断手段,脉学它与病因病基和病症的匹配关系最高,能够高达80%;舌诊大约跟病症的匹配关系大概有15%;而50%的人在问诊过程中是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感情的。只有脉诊体现了患者时时客观的状态,而且不延迟的,它跟疾病的匹配度非常高。脉诊最容易和西方医学的血液生化治疗相结合的一个通路。太一科技跳出99%的研究团队脉搏波的研究思路,用另外一种方法沿着田曾流、田鹤鸣、曾荣修老先生脉学的实践和理论,研发出的太一智能脉诊仪,通过把脉像照相机一样还原,并把它照出来,形成实时的3D图像,通过3D图像基本能看出脉是否有气无气,有力无力,有血无血,有没有气血,亏不亏,饱满不饱满,沉不沉,浮不浮,有没有寒热。
智能脉诊仪的作用体现治未病,即提前3-5年预测患者的高血压、高血液粘稠及高血糖的风险;大幅提高用药的准确度;通过大数据,梳理出重大及典型疾病的病因和解决方案;建立personal medicine的中医档案;实现准确的中医远程诊断及治疗。
未来中医的家庭化实施方案,可以用远程方法把病人测量数据收集过来,送到云端,推给医生,医生查看以后有病就可以直接用药建议发送给城市里面的智慧药房,智慧药房马上可以给你煎一副药,马上快递送到你家里面。我们一般看病花半天的时间,通过智能化的方法只需花区区15分钟。智能化的场景通过智能中医诊断手段和互联网的加持和物联网的加持,可以把一个中医名医效率迅速提高到1000倍以上。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生物医学工程教授、OCT Medical Imaging创始人及董事长陈忠平介绍了光学成像在眼科和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及展望。陈教授指出,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它在眼科已经变成标准的诊断工具,但是它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比如现在做手术导航等等,这些都需要更快的技术,所以芯片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另外心血管里面数据也是很大的,我们希望能够做自动的数据,不需要医生看图片。目前癌症探测的领域没有做到临床上,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数据太大了,医生没有时间看一千多幅图,所以智慧处理器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的。
在上午的论坛中,有中西医领域的碰撞,有整个研究上下游的碰撞,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副主任,华西医院创伤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骨科教授、主任医师项舟教授在演讲一开始就讲到,“刚才的演讲者大家都有产品,我没有产品,只有问题,今天是来向大家求助的,请大家帮忙解决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随后他在“骨盆骨折智慧化治疗初步研究”主题演讲中,通过列举了几个真实发生的临床案例,讲述了在做骨盆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希望通过智慧化治疗的手段,从而实现出血少,甚至不出血(目前输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输血是不得已为之的);切口小,感染风险小;生物固定、力学稳定以及机器人手术。他呼吁通过在软件及硬件上协同开发,将智慧医学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医院的实际困难,把病人治疗得更好。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