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汽车互联对于生活的影响和分析

描述

在第一期的视频采访中我们了解了计算力对于自动驾驶的极大推动作用。随着计算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在单位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达到更高的效率。在本期,我们就进一步聊聊智能网联汽车。

现在,已经有诸多车企开始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并以之为未来发展方向,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呢?下面就看看三位大咖如何解读吧。

英特尔中国区汽车电子总监张淳,中汽中心CCPC技术顾问何泳岐以,AMS汽车博览杂志主编艾华

5G,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因素之一

说起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最直观能够想到的功能就是车内实时导航。目前,车内导航基本已经普及,但这仅仅是智能网联汽车最初级的应用。在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中,每辆车都是复杂生态系统中的个体。车辆之间、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交流,使得在自动驾驶中扮演大脑角色的数据中心与神经系统的网络成为重中之重。所以,要解锁自动驾驶的潜力,就一定需要一个稳定庞大的,拥有强大网络基础设施支持的5G网络。

简单来说,作为下一代无线网络,5G可以使数据高速、低延迟并稳定的传输。有了5G网络之后,人们不仅可以在车上获得更爽快的网络体验,还可以通过5G网络实现车辆的云服务和V2X,有了它们,汽车既可以安全的在道路上行驶,又可以作为连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桥梁。

想象一下,有了云服务与V2X之后,人们就可以从疲劳的驾驶中解放出来,上班的路上,人们可以接收邮件,安排一天的工作;下班的路上,车辆的物联功能可以跟家中的电器进行连接,提前贴心的放好洗澡水……那么,云服务与V2X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让我们来一一解析。

何为车辆的云服务和V2X?

车辆的云服务不仅可以告诉驾驶者实时的交通路况,还可支持天气情况查询,可以根据室外的气温变化及时调节车内的温度,与此同时,厂商可以通过云服务实时收集到驾驶者的车况数据,如果车辆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车厂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收到消息并解决。

至于V2X,则是自动驾驶在未来将实现的最理想状态——车辆链接一切,简单来说,搭配了该系统的车型,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能够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分析,自动选择路况最佳的行驶路线,从而大大缓解交通堵塞。除此之外,通过使用车载传感器和摄像系统,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做出迅速调整,从而实现"零交通事故"。但理想的状态的实现首先在前期还需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已经实现的是V2N——车辆连接网络,V2N可以用于地图更新,交通管理,以及提供一定距离以外的路况环境等信息。此外,车厂也希望能通过V2N收集车辆的驾驶和传感器信息,在网络中进行大数据分析,在5G来临之后将会更好的辅助此功能。

除此之外,车辆的物联功能还将向V2V、V2I、V2P这几个方面发展:

V2V——车与车的连接,它是一种不受限于固定式基站的通信技术,为移动中的车辆提供直接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无线通信。即通过V2V通信技术,车辆终端彼此直接交换无线信息,从而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汽车会感知驾驶过程中车周围的状况,从而保障驾驶者的安全;

V2I——车辆与基础设施的连接,主要是为了支持方便的应用,包括个人通信,移动办公,位置信息,与汽车相关的移动服务,视频直播,和互联网接入等。车辆可以自动识别道路上的红绿灯、路障、指示牌等并可以提前进行躲避;

V2P——车辆与行人的连接,可借助于智能手机或智能穿戴设备检测行人位置、方向、速度,并通过短波通讯技术,获取周围车辆情况,若系统计算后认为将会发生碰撞,则会在相应设备上弹出警告消息。同时车辆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会通过声音、图像提示驾驶员前方的危险。当它真正实现的之后,自动驾驶也许将到达L4级别。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应用落地

“C4-Alfus2.0”平台重新定义汽车驾舱

2019年红旗将量产三款搭载智能驾驶舱产品的战略级SUV,其中东软基于英特尔的Apollo Lake处理器打造的全新一代“C4-Alfus2.0”平台就重新定义汽车驾驶舱,将车的互联性更优质的体验出来。

其中,“C4-Alfus 2.0”平台的C4代表着Cockpit(座舱),Combination(融合), Connectivity(互联), Cloud(云),此平台融合了业界领先的虚拟化技术,采用大尺寸和高分辨率触摸屏的集成开发技术;所有屏幕上的数据处理和交互,用一个处理器即可完成,以提供更多的显示输出;支持多屏幕同时操作,提升体验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车内车外的互联互通技术与其他多个平台无缝连接,可以通过适应不同乘客对于偏好、安全变道、创建新的交通告警等信息;可以通过对驾驶员、乘客与行人的安全监控,从而建立起乘客与车辆之间的充分信任,从而实现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座舱系统。

当V2X实现的时候,自动驾驶也就将不再遥远了。在未来,汽车将成为人们工作和家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将更好的连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英特尔会将一直持续参与这场变革中,贡献出力量和价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