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GDP比重与美英日德等国相比呈现出过早过快下降特征

制造/封装

515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受金融、房地产行业“暴利”增长、制造业成本快速上升、部分制造业向外转移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下简称“制造业比重”)与美英日德等国相比,呈现过早过快下降特征。

01

鉴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发展战略阶段不同,制造业比重差异较大(图1)。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里根/撒切尔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美英两国金融自由化更加显著,金融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产业外移,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制造业比重下降明显,目前稳定在10%-15%左右之间。德日两国重视制造业,金融泡沫化不如英美,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德日本身是追赶型经济体(相对二战后其他西方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历来把制造业置于重要位置,由此制造业占比下降较慢,目前保持在20%以上。韩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比重呈现“稳中有变”的态势,2017年比重为27.6%,属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国家。巴西、印度等国家处在工业化进程爬坡阶段,制造业比重还在10%-15%左右。

制造业

02

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特征明显。美国制造业比重整体呈下行态势(图2),从1953年最高点27.6%到1980年完成工业化的19.5%,27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1.3%。韩国制造业比重则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在2010年达到高峰28.5%,后呈下降态势,2016年为26.8%,6年下降1.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1.0%。德国在1991-1996年5年间呈明显下降后,基本维持在20%左右,平稳运行。日本从1994年到2002年缓慢下行,比重从22.9%下降到20.9%,9年下降2.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1.3%。

从美英德日等国家制造业比重演变历程来看,均经历下降的过程,多数耗时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与之相比,我国制造业比重呈明显快速下降态势,尤其是在2011-2016年间,近5年下降3.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6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2.0%,下降速度明显过快,不符合一般国家产业发展规律,值得高度注意。

制造业

03

我国制造业比重还具有“过早”下降的特征。美国在1953年,人均GDP(以2012年不变价)达到1.7万美元时,制造业比重达到历史最高点,为27.6%。之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美国制造业比重整体呈下降的态势(图3),两者关系呈明显负相关。有研究表明,日本、德国是在1970年人均GDP分别达到1.7万、2.0万美元时,制造业比重处于历史最高点(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1970年日本、德国人均GDP分别为1.9万、2.0万美元)(杨伟明,2018)。从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德国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制造业比重降幅较小,基本维持在20%左右波动。韩国则在人均GDP2.3万美元(2010年不变价)时,制造业比重达到最高点28.5%,后随着收入增长呈下降态势。

可见,美德日韩等国家均是在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比重才开始下降,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3069美元(2010年不变价),比重达到32.5%就已开始下降,并在2011年人均GDP4972美元(2010年不变价),比重达32.1%时快速下降,“过早”地出现了制造业比重下降的现象。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9000多美元,尚未进入高收入国家,但已“提前”进入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阶段。

制造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