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编码器参数_旋转编码器与plc连接

编码与解码

54人已加入

描述

  旋转编码器参数

  在我们选择旋转编码器的时候会有一些专业术语的参数,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含义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后更清楚的定位我们需要的旋转编码器参数才会更准确。

  输出脉冲数/转:

  旋转编码器转一圈所输出的脉冲数发,对于光学式旋转编码器,通常与旋转编码器内部的光栅的槽数相同(也可在电路上使输出脉冲数增加到槽数的2倍4倍)。

  分辨率:

  分辨率表示旋转编码器的主轴旋转一周,读出位置数据的最大等分数。绝对值型不以脉冲形式输出,而以代码形式表示当前主轴位置(角度)。与增量型不同,相当于增量型的“输出脉冲/转” 。

  光栅:

  光学式旋转编码器,其光栅有金属和玻璃两种。如是金属制的,开有通光孔槽;如是玻璃制的,是在玻璃表面涂了一层遮光膜,在此上面没有透明线条(槽)。槽数少的场合,可在金属圆盘上用冲床加工或腐蚀法开槽。在耐冲击型编码器上使用了金属的光栅,它与金属制的光栅相比不耐冲击,因此在使用上请注意,不要将冲击直接施加于编码器上。

  最大响应频率是在1秒内能响应的最大脉冲数(例:最大响应频率为2KHz,即1秒内可响应2000个脉冲)

  公式如下:

  最大响应转速(rpm)/60×(脉冲数/转)=输出频率Hz

  最大响应转速是可响应的最高转速,在此转速下发生的脉冲可响应公式如下:

  最大响应频率(Hz)/ (脉冲数/转)×60=轴的转速rpm

  输出波形输出脉冲(信号)的波形。

  输出信号相位差:

  旋转编码器与PLC连接正确的方式

  旋转编码器的工作电源有三种:5Vdc、5-12 Vdc或12-26Vdc。如果你买的编码器用的是11-26Vdc的,就可以用PLC的24V电源,需注意的是:

  1. 旋转编码器的耗电流,在PLC的电源功率范围内。

  2. 旋转编码器如是并行输出,连接PLC的I/O点,需了解编码器的信号电平是推拉式(或称推挽式)输出还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如是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有N型和P型两种,需与PLC的I/O极性相同。如是推拉式输出则连接没有什么问题。

  3. 旋转编码器如是驱动器输出,一般信号电平是5V的,连接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24V的电源电平串入5V的信号接线中去而损坏编码器的信号端。

  旋转编码器与plc连接

  旋转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plc)我们通常用的是增量型编码器,可将增量型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结果。由于旋转编码器输出脉冲的相数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最简单的只有A相。最多有A,A+,A-,B,B+,B-,Z,Z+,Z-三组三相脉冲。

  常用的旋转编码器有5条引线,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OC门输出型)。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电源。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 ”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提高抗干扰性。

旋转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与PLC的连接注意事项

  1.编码器的耗电流,注意必须在PLC的电源功率范围内。

  2.编码器如是并行输出,连接PLC的I/O点,需了解编码器的信号电平是推拉式(或称推挽式)输出还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如是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有N型和P型两种,需与PLC的I/O极性相同。如是推拉式输出则连接没有什么问题。

  3.编码器如是驱动器输出,一般信号电平是5V的,连接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24V的电源电平串入5V的信号接线中去而损坏编码器的信号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