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怎样改善智慧养老服务

物联网

775人已加入

描述

十年前,我国智慧养老主要依靠通信技术将服务诉求与服务资源进行配对,快速提供服务,我们称它为智慧养老1.0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养老也进入到“互联网+”模式的2.0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机构服务管理的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用户选择服务内容和渠道更多、更便捷。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并应用,使我国的智慧养老迈向了3.0时代,新技术将各种服务软件、硬件“激活”,并应用到各种生活场景,持续不断地产生交互数据,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覆盖下,智慧养老更加“智慧”。

痛点和对策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格局分为三大阵营,第一阵营为养老机构,他们是服务提供者;第二阵营是以软件技术为代表的企业,他们主要为养老机构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第三阵营是各类是养老服务的产品供应商。我国现在的智慧养老产业,很多第二阵营的软件技术企业想把自己的软件卖给第一阵营的机构,第三阵营的厂商也想通过第一阵营的机构来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需求越来越大。大家都看到了这片蓝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发产品抢占市场。而第一阵营的机构,还深陷在服务模式传统、服务项目较少、人力资源匮乏、盈利能力有限的环境中艰难发展。对于这些智能化的软件和硬件,养老服务机构不是不想引入,而是没有合适的场景去应用,贸然引入不仅没有产生价值,还会给机构管理带来压力。

另外,我国目前“9073”的养老格局中,大头在居家。倘若没有机构照料、社区关照,长期待在家中的老人诉求如何满足?对其远程监管照护如何实现?

我们认为,未来的社会服务将是以数据为驱动,用数据匹配服务,在服务中产生数据,形成有机循环,不断服务用户和改善服务。而要完善智慧养老服务,首先要打造集通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并应用到机构和居家的日常生活、出行安全、医疗健康、情感交互、文化娱乐等服务场景中。而且智慧养老平台必须具有持续采集用户身体特征、环境、自然等数据的能力,在平台强大的数据、计算和服务能力下,输出满足老人的刚性需求及个性需求服务,用庞大的需求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的初衷。

科技驱动服务

纵观智慧养老发展历程,技术的不断更新是推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从智慧养老1.0时代到3.0时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解决了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对接问题,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则是改变了服务产品的意识形态,让产品有了“大脑”,能为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输出的服务也就更加精准高效。

比如,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服务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用到成人尿不湿,有护理员为了方便自己工作,尿不湿不管有没有饱和,在检查时都会换掉。或者尿不湿已饱和,但未及时更换,导致长者产生皮肤溃烂等。由此造成了浪费和和健康问题,让老人家属对机构产生信任危机。

不过,通过在尿不湿上嵌入智能装置,可使尿不湿变得智能,24小时随时感应尿不湿饱和度,一旦达到设定标准,就会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向指定的护理员推送服务提醒,及时帮助长者更换尿不湿。同时,这个智能装置不仅可以多次使用,还能分析长者尿的频次、尿液成分等是否存在健康风险,这些分析数据将为服务机构提供照护建议参考,而家属对养老院的信任危机和老人的健康风险也就迎刃而解。尿不湿还是那种尿不湿,通过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集合成一个智能装置与尿不湿结为一体,它就变成了一款能懂人、能思考的“智能尿不湿”。这也是所谓的智能硬件,而智慧养老平台则是智能服务软件,两者相结合将更加高效驱动智慧养老产业升级。

最重要的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与结合,可以帮助养老机构实现了从单一的生活照料到保健养生、医疗救助、健康管理、情感交互、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提升效率的同时,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又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尊严和品质。而需求背后催生的巨大潜力市场,为众多养老服务相关产业提供支撑。因此,智慧养老,它不单解决了机构与老人之间服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智慧养老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总结

未来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要扩大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需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物联网技术的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现有养老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不同的服务场景,通过不同的终端产品采集数据,依据需求和数据分析结果,提供全方位、每时每刻的养老服务。尤其是那些“管不到”的老人,一套感应设备、一个大数据平台就能将他们的情况详细掌握,极大地延伸养老服务供给的广度与深度,改善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