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备受世界关注

人工智能

629人已加入

描述

清华团队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

日前,记者从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获悉,清华大学开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基于此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8月1日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

据悉,这项研究由依托精密仪器系的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进行,演示了一辆由新型人工智能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这种混合芯片被命名为“天机芯”(Tianjic),有多个高度可重构的功能性核,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

研究人员用一个自动行驶自行车系统验证了这

混合芯片的处理能力。这是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利用一块天机芯片,展示了自行车的自平衡、动态感知、目标探测、跟踪、自动避障、过障、语音理解、自主决策等功能。试验中,无人自行车不仅可以识别语音指令、实现自平衡控制,还能对前方行人进行探测和跟踪,并自动避障。

一般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有两条路,分别为计算机科学导向和神经科学导向。由于这两条路的思路、理念和实现方案存在根本差异,分别依赖于不同开发平台,彼此互不兼容,这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造成很大阻碍。“天机芯”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一个混合协同的开发平台,仅用一个芯片,就可以在无人驾驶自行车系统中同时处理多种算法和模型,实现实时目标检测、跟踪、语音控制、避障和平衡控制。这一研究预计可以为通用性更高的硬件平台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我们组成了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团队,由7个院系组成了一个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覆盖脑科学、计算机、微电子、电子、精仪、自动化、材料等。这是本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施路平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