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S100 240GB SSD评测 绝对性能和离散稳定性都算比较不错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其中经常被拿来作为武器的就是芯片的采购部分,所以现在对“中国芯”的呼声越来越高。

今天就带来一款国产SSD产品,紫光S100 240G的测试报告。

产品开箱图赏:

紫光S100 240G采用彩印纸盒包装。

彩盒背面有官方标称的性能数值,容量120/240/480/960GB,持续读写最高550MB/s、465MB/s,随机读写最高67K IOPS、82K IOPS。

SSD为2.5寸设计。

走的是SATA 6Gbps通道。

PCB显得比较小,不到SSD本体的一半。

SSD的主控是群联的PS3111-S11,算是比较主流的一个方案,紫光这次并没有选用自主的主控。

紫光自行封装的TLC颗粒,编号为UNN9GTE1B1DEB1,没有另加缓存。

反面也同样有两颗存储颗粒,四颗组成240G的容量。

产品测试平台:

简单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用到的主板是技嘉的Z270-PHOENIX GAMING。

内存是金士顿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2666C15。

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VEGA 64水冷版。

系统盘用的是INTEL的535。

散热器是酷冷的P360 ARGB。

硅脂用的是乔思伯的CTG-2。

电源是酷冷至尊的V1000。

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

产品性能测试:

由于现在SSD充斥表面SSD,传统的跑分软件基本都沦陷,所以有介于此,这边启用了一套新的测试标准用于横向对比。

- 测试环境为SSD经过全盘擦写和重新分区,消除新盘的鸡血状态。

- 连续读写性能选取HD TUNE的大文件读写测试,文件大小为50GB。

- 4K随机性能采用IOMETER混合读写,分别进行QD1的浅队列和QD32的深队列测试。因为日常使用中不会存在纯粹的读写行为,会在读写测试中反向混入25%的负载(例如读取测试中75%读取,25%写入)。

- 现在部分SSD会通过玩命调教固件来提升4K的随机数值,所以这边引入4K离散值统计来让那些表面SSD露出原型。公式中会包含对不同· SSD IOPS平均值的补偿,不会出现性能低的SSD,离散会较低的BUG。

- IO延迟的部分则会采用AS SSD 10G文件测试,连续三次读写延迟的数据取平均值。

以下为横向对比统计的图表。以无缓存TLC SSD来看,紫光S100大致处于第一集团,可以较好的发挥群联S11主控的性能。

紫光

下图是离散部分的测试,S100在这个环节总体表现还算不错,在同级别SSD中绝对数值和离散程度都都是比较好的。

紫光

常规产品性能测试大致会分为三段。

开箱性能测试,这个环节可以测试出SSD在最好状态下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性能。

压力测试,这个环节通过长时间满载写入,用于测试SSD在极端压力下性能会到什么程度。

日常状态测试,在压力测试之后,会通过一小时待机和重新分区让SSD重新恢复,来体现日常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在文件基准中可以看到,S100有一个大约3G大小的SLC缓存,缓存写入速度在450MB左右,颗粒的写入速度为200MB左右。

紫光

然后是最有看头的SSD压力测试。在新盘状态下HD TUNE的读写曲线大致在449.4MB/428.8MB的程度。

紫光

紫光

对SSD的擦除采用HD TUNE对SSD进行持续擦写,这个环节的负载是所有测试中最高的。可以看到写入速度会在90MB~160MB之间循环。温度检测是废的,永远显示33度。

紫光

紫光

在完成压力测试后读写性能大致在341.3MB/123.7MB,读取基本不变,写入的衰减比较明显。

紫光

紫光

在待机一小时之后,读写性能为340.4/117.9,并没有太明显的改善。

紫光

紫光

在重新分区刷新后,读写性能为428/364.9。读取性能损失较小,写入性能损失比较明显。

紫光

紫光

常规跑分测试:

HD TUNE的测试在擦写前后读写性能都有下降。

紫光

然后看一下不同测试软件的跑分情况,AS SSD是822/781,还是可以看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紫光

CrystalDiskMark、TxBENCH、ATTO这三款软件现在已经变成治愈系的测试软件,所以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紫光

紫光

紫光

简单总结:

就产品本身来看,紫光的S100产品开的还是可以的,绝对性能和离散稳定性都算比较不错,只是从自主的角度,目前来看国产的SSD大体还是要依赖于现有供应链的现成方案,距离完全自主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中美互相倾轧日益尖锐的大环境下,这些国产芯片厂商还是应该加把劲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