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华为EMUI对比 这次的EMUI10体验改进到底有多大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8月9日,华为2019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宣布推出EMUI10。对于EMUI10,王成录博士提到它首次将分布式技术应用到全场景体验当中,可实现全场景音视频通话、跨终端协同办公、智慧车载等场景化应用。同时,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能够让开发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全场景智慧体验。除此之外,此次EMUI10还引入了全新的UX设计理念。从美学到软件美学,EMUI10的体验改进到底有多大呢?

EMUI进化史:从改进原生系统到颠覆原生UI体验

细数华为的EMUI已经迭代了8次大版本,EMUI就是这样在一步一步夯实核心能力,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中走过来的,最初是改变原生系统的不好用,现在要自己添砖加瓦改进系统的不足。

在EMUI1.0中将原生系统中的抽屉式界面合二为一,桌面、菜单统一起来,减少了多余的操作;EMUI2.0中首次带来杂志锁屏;EMUI3.0采用了点线圈设计,简约明朗,交互体验更高效;EMUI4.0增加了手机拍照专业模式,开启了智能手机摄影时代;EMUI5.0首次改动系统底层,增加的F2FS文件系统提升了20%的流畅度,卡顿不再是问题。

EMUI8.0开始,加入更多智能化场景,EMUI8.1进一步提升了AI摄影;

现在的EMUI9.0实现了自然音效、全面屏手势;EMUI9.1更是带来了GPU Turbo 3.0、方舟编译器、EROFS文件系统等新技术。

而到了EMUI10上,这一次不仅带来了分布式技术,全场景智慧体验,让性能、功能得到了革新式飞跃,UX用户体验设计也有了颠覆性升级:美,不止初见,不难看出除了硬核技术华为也开始形成自己的设计美学。

EMUI10首次亮相:重构软件美学,细节决定一切

在美学上,EMUI10以“美,不止初见”为设计思想,希望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人机合一的舒适和自然,能够在第一眼被它的美吸引,也能在长期使用中越用越爱用,越用越离不开它。

在设计理念上,EMUI10讲究“手眼心”合一,流畅的动效应该是符合人的心理预期的动效,比如APP打开是点击动效,应用切换是切换动效。而不同的切换方式和点击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动效时间,为用户带来最佳体验。华为研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时长200毫秒、400毫秒、500毫秒都有,最终寻找到最佳的动效时长是300-500毫秒,这是最符合用户体验的。

在色调上,EMUI5.0时代引入的蓝白色调被EMUI10继承并发扬光大,并引入了莫兰迪色。莫兰迪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其用色的原则就是在色彩中加入了高级的灰,让这种颜色看起来平和自然、优雅细致。

此外,EMUI10还将杂志化的布局引入到了页面设计中,比如有更大标题、让主题更突出,充足的留白让更页面有更多的呼吸感,高亮元素点缀页面。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美,也是为了平衡用户的阅读习惯和用户的单手操作,体验与操控兼而得之。

EMUI 10的图标设计也有全新独到的理解,全新的图表设计更加偏向黄金比例的设计方法,通过黄金比例构图得到大大小小的黄金比例的圆,最终把这些圆的弧度都用于图标的细节和弧线设计中,让每一个图标看上去都更加的自然,以极致的设计换取用户观感上的舒适。

最后,在深色模式上,EMUI10也下足了功夫,并没有采用简单的反色,而是以保证易读性、舒适性和色彩的一致性进行了全新设计。同时,EMUI10的深色模式可自动适配第三方应用,保证用户在使用的深色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本地应用还是三方应用都有一致的体验。

EMUI10中的UX改进还有很多,处处都能透露出对细节的重视,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消费者BG软件部UX设计部部长毛玉敏女士表示,伟大的产品都是来自细节的,华为希望在任何细节的设计都能够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动感的、时尚的感受。

在毛玉敏看来,EMUI3.0的设计理念是“点线圈”,EMUI5.0清爽简洁、充满惬意,EMUI9.0的设计理念是“质享生活”。而EMUI10则是视觉上的美、时尚、优雅,以及体验上的舒适和自然,体现的即是EMUI10“美 不止初见”的设计理念。

总之美学方面EMUI10会是华为软件设计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华为软件美学的一次升华,在核心技术、工艺设计完成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超越之后,华为现在软件上也要蜕变,设计越来越年轻化、现代化。

截止目前,EMUI日活用户超5亿、覆盖216个国家、共推出了77种语言版本。数据显示,EMUI8、EMUI9用户升级率分别达到79%和84%,华为预计EMUI10升级用户将达到1.5亿。

据了解,华为EMUI10将会在华为下一代Mate系列旗舰手机上首发。不过现有的手机玩家也别着急,9月8日起P30系列用户就能尝鲜beta版EMUI 10,后续还会向其他型号手机升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