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行业的风口

医疗电子

431人已加入

描述

近期,带有“全球首家”标签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机器人生产商安翰科技在冲刺科创板时突然陷入舆论旋涡中,社会大众纷纷对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机器人技术水平及行业地位表示质疑。

此事件的持续发酵也引起了大众对处于风口上的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广泛关注……

“火热”的医疗机器人赛道

医疗机器人,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者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根据不同行业,可将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医疗机器人市场发展愈发火热。根据BCG波士顿咨询分析称,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未来5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稳定在15.4%左右,至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79亿。

巨大的市场前景,诱发了资本的狂欢。

截至2018年底,国内医疗机器人领域共发生109起融资事件。其中天智航新三板定增获4亿人民币融资,Rembot获1.3亿元C轮融资,钛米机器人获2亿元B轮融资,塔米智能、博恩斯均获1亿元A轮融资。除未公开披露获投金额的企业外,大部分医疗机器人项目单笔融资金额均在千万级别,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关注到这个赛道。

医疗机器人

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

除此之外,不少工业机器人企业借助自身优势,也纷纷布局医疗机器人领域,以期分得一杯羹。

早在2016年,美的就与安川合资设立了广州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聚焦于护理与康复机器人领域。该公司于2017年推出了用于手脚复健的单车型装置,还将推出用于手脚复健的床型装置和自动排泄装置等,预计2019年将增加到10-15个机型。

新松机器人于2018年6月正式成立了医疗健康机器人事业部。目前,该事业部的产品种类涉及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四大种类、20余款产品,并可提供智慧养老、智慧康复等全系统解决方案。

埃斯顿于2017年收购了美国Barrett Technology 30%的股权,在2019年3月6日与Barrett Technology在南京设立了埃斯顿医疗科技。埃斯顿表示,利用公司自主自动化核心部件优势和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积累,逐步延伸产业链至康复医疗机器人行业。

ABB于2019年7月10日正式宣布将协作机器人引入医疗实验室,将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创新园区设立一个全新的医疗保健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于2019年10月启用,是ABB首个专为医疗保健领域设立的研究中心。ABB研究团队将在园区与医务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开发非手术医疗机器人系统,包括物流和下一代自动化实验室技术。

ABB集团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事业部总裁安世铭表示:“ABB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持续对服务机器人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将我们的自动化专业知识引入医疗保健等新领域,并在汽车和电子行业业务基础上不断开拓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也存在繁重的运输任务,如药品配送,给病人送餐,医疗器具、检验标本、检查报告、病房床上用品、医疗废物运输等。

基于这一市场需求,移动机器人也在大举进入医疗市场,取代医院原始的人工运输物资工作,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医院物流运输的效率,提升医院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00亿市场,

中国医疗机器人占比不足5%

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大量资本的注入,各种医用机器人层出不穷,医疗领域一时间成为了人人抢夺的风口,行业入局者众多,市场呈现一番热闹景致。

然,对于国内医疗机器人企业来说,事实果真如此吗?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北美市场的占比为40%,其次为欧洲占比32%,其余新兴国家占比不足5%。换言之,在近200亿的市场规模中,中国医疗机器人占比不超过5%。

除此之外,《机器人商业评论》近期公布的2019年全球TOP50机器人公司榜单中,涉及医疗/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全球6强企业,其中五家均来自美国,另外一家则是日本软银。凭借核心技术、全面的服务内容和庞大的资源网络,欧美企业在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尚处于研发和临床阶段,仅有天智航、安翰医疗和北京大艾机器人通过CFDA的审批,上市销售。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天智航已于8月7日在科创板申请上市获得受理,据悉天智航是目前科创板第一家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也是整个A股市场的第一家,上市后将填补A股市场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核心技术及零部件依然面临掣肘

医疗机器人技术主要涉及到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等诸多学科,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

医疗机器人既然叫机器人,那就离不开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控制、传感、人机交互等。但由于运用领域的特殊性,医疗机器人在精确性、安全性、灵活度等方面的要求要远高于工业机器人。

以手术机器人为例,它是一组器械的组合装置,通常由一个内窥镜(探头)、刀剪等手术器械、微型摄像头和操纵杆组装而成。其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显示、医学图像、系统软件、机器人装置、定位装置等。系统软件中的图象重构、空间配准和定位控制等,是手术机器人的最为核心的部分。

医疗机器人

作为医生的第三只手,手术机器人需要帮助医生实现人体本身无法完成的精细程度,其机械臂的精准度、定位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也成为了手术机器人的主要技术难题。

全球医疗机器人巨头达芬奇机器人,从实验室到成品再到产业化的路程,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因此可看出,医疗机器人市场虽然利润空间巨大,但是它的研发周期之长、研发成本之高对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国内企业纷纷扎堆在康复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根本原因。

再回归到核心零部件问题上,医疗机器人依然绕不开机器人的“老三样”: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医疗机器人面临着和工业机器人同样的困境,三者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主要依赖进口。

产品扎堆,落地困难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表明,医疗机器人的各类产品中手术机器人占比最高,在60%以上,是医疗机器人中体量最大、技术壁垒最高、最具投资价值的机器人,欧美企业大都集中在这一块。

医疗机器人

我国医疗机器人产品类型分布

而辅助康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占比较小,是国内企业聚集的重点领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康复机器人占比最大,约为41%;医疗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占比分别为17%、16%。目前国内在康复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大概有20-30家,市场竞争激烈,且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

其次是国内医疗机器人落地问题,主要存在技术落地和应用落地两大困难。

一来国内医疗机器人的主要研发力量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商业化意识较为薄弱,产学研的路径尚未打通,不利于医疗机器人技术落地。

医疗机器人

二来则为应用落地问题,此时系统集成商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医疗机器人的特殊性,系统集成时一定要面向具体的手术流程需求,考虑手术室的具体应用问题,要实现“医生-机器人-患者”三者间的共融,方可促进医疗机器人的快速落地。

同时,医疗机器人的费用高昂,患者对医疗机器人在安全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质疑,也是医疗机器人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后记

无论风口与否,我们都无法否认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机器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及巨大的利润。但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国产医疗机器人存在的不足,切勿盲目跟随资本的脚步陷入自我狂欢中。

医疗机器人属高端制造的产物,技术门槛和研发制造成本非常高,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从实验室到产品、进行产业化的每一步都需走得扎扎实实、稳稳当当,这条路从无捷径可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