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鸿蒙系统带给生活的三大变化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鸿蒙系统亮相后,不少媒体纷纷转载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披露的内容。不过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来说,“微内核”、“分布式操作”、“开源”、“生态”等等名词,还是与生活太过遥远。

  甚至,很多人还不理解,鸿蒙到底是什么?

  别急,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鸿蒙将带来的改变。

  

  变化一:让智能设备更高效!鸿蒙发布会关键词:“微内核”与“方舟编译器”

  “微内核”是什么?

  “宏内核”与“微内核”,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运行硬件的两种方式。“宏内核”重视运行的整体效率,更像一个部门齐全流程高效的大公司。而“微内核”强调模块的运行效率与衔接,更像是快速灵活的小型企业协作群。

  以Windows为例,其系统大概有20亿行代码,而其中真正与芯片直接交互的核心代码其实只有几万行,这几万行就是微内核。而安卓则有超过1亿行代码,内核超过2000万行,但一般用户用到的不足8%。

  鸿蒙系统的主打特色,就是“微内核”。通过对系统的“瘦身”,降低无谓的性能损耗,提升硬件效率,让设备跑的更快!

  

  “方舟编译器”是啥?

  方舟编译器,是把高级语言(Java)直接转为机器码的程序。据余承东介绍:方舟编译器可让系统操作流畅度提升24%,系统响应速度提升44%,第三方应用重新编译后流畅度可提升60%。

  简单的说,它让“工作指令”传达的更快!

  效率=性价比

  我们都知道,智能设备的成本,绝大部分来自于高性能的芯片、内存等硬件。而“微内核”、“方舟编译器”等技术,则是通过提高效率,来让硬件发挥更强大的效能。

  显然,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设备,将更具性价比。

  你的设备,未来是否打算换个系统?

  变化二:轻松玩转“万物互联”鸿蒙发布会关键词:分布式OS架构、开源共享、跨终端生态共享

  对话不同设备的“万能语言”

  分布式OS架构,开源共享,是程序猿们的福音!

  以往开发APP程序,不仅需要为手机、平板、电视等不同终端专门设计APP版本,而且还要为同类终端的不同品牌(比如不同牌子的手机)设计不同的APP版本。

  而有了分布式OS架构,只需要你开发一个版本。剩下的,它来帮你“翻译”成不同终端的对应版本。

  估计很多程序猿们会仰天长叹:太幸福了!

  让“宅电”一族可以活得更懒

  但幸福不仅于此……

  分布式OS架构,更是“宅电一族”的全民福利!

  分布式OS架构,能让你在使用某个APP的时候(比如看腾讯视频),可以把屏幕随意切换到电视、电脑、手机、平板、投影仪等任何一个设备的界面上。

  而且,你也不必满桌子找各种遥控器了……

  一个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对话各居室空调、电饭煲、汽车空调、音响、电视、电脑、门口的摄像头……以及你家里能联网的所有东西。

  这就是鸿蒙构想的“万物互联”,让一个系统,连接起所有上网的“智能电器”。

  你想不想“一个系统,玩转一切”?

  

  变化三:“终端之战”升级:互联、换道!

  终端大战的导火索

  “分布式OS架构”的出现,是开启万物互联的一块里程碑,也是点燃“智能终端”的升级战的导火索!谁更快的融入“万物互联”的时代,谁就占据优势,行动迟缓者,随时可能出局。

  一大批新的“智能终端”将随着5G的到来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能够随时提供车流、车速、定位、监控、甚至引导汽车自动驾驶的“智能马路终端”;

  再比如……可以呼叫外卖、呼叫汽车开锁、呼叫各种指令的“耳麦遥控器”;

  此前,这些需要高度互联才能萌芽的智能终端,所欠缺的,无非是一个“跨终端”的系统而已。

  鸿蒙,是第一块基石,虽然它还很嫩,但在所有人眼中,它很萌。因为它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争夺终端用户的新武器

  在鸿蒙系统推出以前,华为的用户流量,主要来自手机销售。

  而未来的华为,争夺用户多了一个选择:靠鸿蒙。凭借更高的效率、更广泛的终端协同能力,华为将开辟另一条吸引用户的道路。为此,华为投入10亿美元的扶持基金,鼓励更多的应用、终端产品加入华为生态,成为继“互联网的苹果”之后,“物联网的华为”。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改变带来的是另一种“值得选择的生态”。

  物联网时代的鸿蒙,能否成为PC时代微软的Windows?能否成为移动网络时代的苹果iOS、谷歌的Android?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