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光子学市场规模将达到7804亿美元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一份最新报告预计,到2023年,全球光子学市场的规模将从2017年的520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78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

该报告显示,全球光子学市场的增长,主要是受到显示器、信息和通信技术、光伏、医疗技术和生命科学、测量和自动化视觉、照明和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增长的驱动。由于数字化、智能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的采用,对采用先进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018-2023年间,媒体、广播和电信应用市场将引领光子学市场。

从行业应用市场来看,媒体、广播和电信市场在2016年占据了光子学市场的最大份额,预计这一趋势将在预测期内继续。终端用户对光子学的应用,主要用于通信、数据存储和数据共享。光子学产品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互联网的速度和语音通话的质量。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是推动光子学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产品类型层面来看,预计在2018-2023年间,激光器、探测器、传感器和成像产品市场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期的高增长,主要归因于市场要求这些产品提供更高的操作效率、高灵敏度、精确测量和高质量成像的需求日益增加。智能制造技术的采用,是推动这一细分领域产品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

从应用层面来看,信息通信技术在整个光子学市场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在预测期内,这一趋势将继续。

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光子学产品市场,是由数据使用量的增加和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推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如数字化、开放互联网倡议和高速光纤互联网连接,都有望推动光子学市场的发展。此外,像5G公私伙伴关系(PPP)、Horizon 2020欧盟研究与创新计划下的一些项目,也将有望推动光子学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市场的发展。

在预测期内,消费电子产品和设备将成为光子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消费电子产品包括全息照相、手表、扫描仪、光学计算机设备(如光学鼠标)和可穿戴设备。由于这些产品的性能优于其他替代产品,因此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些产品通常集成到其他系统中,用于持续监控和高效数据传输。例如,可穿戴的手表用于有效地监控个人情况。预计这些设备的采用会不断增多,这将推动光子学产品在该细分市场的发展。

2018-2023年间,亚太光子学市场将以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地域层面来看,在预测期内,亚太地区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光子学市场,其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显示器、照明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应用领域对光子学产品越来越多的采用。此外,预计政府在制造业数字化和工艺改进方面的支出增加,也将推动该地区光子学市场的增长。

亚太地区也是最大的光子学市场,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023年。2017年,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日本、韩国和印度。消费电子、零售、金融服务和保险业(BFSI)、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体育娱乐行业,预计都将对亚太地区光子学市场的增长做出重大贡献。

这些行业为光子学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因为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各个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设备,特别是在中国、印度和韩国等国家。亚太地区日益增多的建筑活动,也对该地区光子学市场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玩家

本次光子学市场研究报告中涉及的主要公司包括:Signify(荷兰)、肖特(德国)、尼康(日本)、Shin-Etsu Chemical Company(日本)、HOYA(日本)、康宁(美国)、Asahi Glass(日本)、II-VI公司(美国)、OHARA (日本)和American Elements(美国)。

这些公司主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及收购等行为,来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赢得更多客户基础。例如,肖特正在利用其强大的研发能力,通过频繁推出新产品,来扩大其在光子学市场中的影响力。该公司在关注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亚太地区和南美新兴经济体中的增长机会。目前,肖特的大部分收入依然有赖于欧洲市场,未来将加大对亚太地区和南美市场的开发力度,拓展市场覆盖范围。             

其他公司也在近期内有大大小小的发展举措。2018年12月,尼康对Velodyne LiDAR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前者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公司。两家公司在技术和生产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期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同样是在2018年12月,II-VI公司加大了金刚石窗口的生产能力。II-VI是通快的高功率CO2激光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EUV光刻)所使用的高性能CVD金刚石窗口的战略供应商,II-VI产能的扩张使得通快能够满足市场对其高功率CO2激光系统不断增长的需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