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建设现在还需要什么

物联网

775人已加入

描述

健康中国行动路线图已经铺开,在健康老龄化方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该如何推进?养老事业将迎来哪些新趋势?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院长朱士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激发市场力量,丰富社区养老内涵,将其打造成居家养老的辐射平台,此外要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涉老智慧医疗建设,强化医养结合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0-15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应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主管部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日前,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并就实现健康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设立了行动目标。

朱士俊表示,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国家正在致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的设计中,以居家、社区方式养老的老年人在九成以上,这既符合国人传统养老思维,也符合国情。但他指出,长期以来,面向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过于单一,医养结合不足,社区带动能力不强。

他进一步指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多地在围绕居家养老打造服务圈,但市场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不够深入,服务组织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养老服务在供给内容、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医疗服务”主要局限于为老年人开展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

朱士俊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力量没有激活,养老产业有待提振。应坚持政府主导,同时激发市场力量,丰富社区养老内涵,在养老体系建设中要提升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功能,增强社区养老辐射带动作用。

他表示,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养老的政策,但在基层存在落地难的情况,“要解决养老政策制度碎片化问题,需要各主管部门、各方主体通力合作,确保相关土地供应、金融扶持、收费优惠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明确家庭、单位、社会与政府的责任,在扶持各类养老服务主体的同时加强行业监管。”

此外,养老评估与相关保险机制不健全也抑制了养老产业的发展。朱士俊认为,养老保险体系相当于整个产业的“源头活水”,当前大部分老年人用于养老支出的能力有限,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客观上也制约了养老产业的发展,应探索建立政府、机构与个人综合的养老服务支付机制,增强养老服务的购买力,同时要注意为困难群体兜起养老底线。

“当务之急,首先是尽快落实老人综合能力评估机制”,他表示,国际上通常根据年龄将老龄人口划分为初老(65-74岁)、中老(75-84岁)、高老(85岁以上)3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不同的医疗护理需求。通过摸清不同区间老年人底数,有助于宏观评判所需的养老资源,提高资源匹配效率与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度。在具体实操层面,可针对老年人具体行为能力进行科学分级,为养老服务支付机制奠定评判依据。

针对失能与慢性病患老人数量多的现状,朱士俊表示,未来在推进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方面,要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创新诊断与治疗模式,构建整合型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涉老医疗资源的两个整合,一是贯通城乡的纵向医疗资源整合,另一个是联合多专科领域的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结合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水平,可实现养老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适宜性与可及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