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发展,“AI 教育”也成为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就连有条件的小学校,也在探索AI技术的实际应用了。据媒体报道,上海某小学正构建智能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运用姿态评估、表情识别、语言识别、关键词匹配等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小学引进AI系统,表明这所学校意识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他们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探索,值得赞许。有趣的是,纵观网络舆论对这则消息的评价,肯定性的评论很少,基本全是负面性的评论,主要集中在报道中提到的“通过采集学生坐姿、举手、站立、打哈欠等课堂行为,就可以进行学习状态、课堂有效性、学习兴趣等相关性研究”这一点上。“打哈欠是正常生理现象,捕捉这个没啥必要吧?”“太可怕了,这就像是每天有人监视你一样。”“感觉并不是一件好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能突破道德伦理和隐私层面。”
浏览这些跟帖评论,让人陷入了深思:究竟是网友不了解AI,还是这家小学的AI应用走偏了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AI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未来的AI不是越来越像人,而是应该成为人的助手。
小学探索AI应用,捕捉孩子打哈欠和坐姿行为,固然可以满足教学管理的需求,但将AI当作“定量分析”的“天眼”,不仅成本高了,还给人留下监控学生的口实。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某些伤害。运用AI技术分析学生的打哈欠和坐姿以及其他行为,这样的“定量分析”既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还涉及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相关数据可能为第三方所利用,这是舆论反感这类“智能课堂”的原因所在。
AI 教育,AI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助手。这个“助手”应该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AI技术让知识“动起来”“炫起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换句话说,AI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助手,而不是琢磨学生肢体语言和行为习惯的工具。AI没有发挥其服务教师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学习的功能,反映出的问题是:一些学校在尚未真正了解“AI 教育”时,实践却先行一步,认识的不足导致应用的偏颇。
AI技术是个宝,各行各业离不了,这样的新顺口溜正在成为新的社会共识。不过,再好的“宝贝”,也要“玩家”识货才能让“宝”实至名归,这就需要玩家善于因地制宜。每个准备或正在引进AI技术的行业,都要“因业制宜”,而前提则是必须真正认识AI,真正找到本行业和AI的结合点。
找到了这个结合点,AI在服务行业发展时,就不会因为滥用技术或者用偏技术,甚至招致网络舆论的批评。做到这一点,AI才是真正的“宝贝”,而不是某个群体的宝贝,另外一个群体的“毒药”。
可见,每个行业在尝试AI之前,需要做足功课,包括通过技术伦理的评估。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或者本身不熟悉AI,被AI技术公司当作营销的对象,这样的AI应用就是在博取公众的眼球,除此之外并无太多实质意义。缺乏实质意义的尝试,舆论反响和预期目标背道而驰,该反思的不是舆论的批评,而是尝试者到底缺少了什么。
AI走进校园、服务教育,需要学校明白对AI的需求何在。解决了这个问题,AI技术才有可能成为全体师生的良师益友,进而助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