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未来一切人工智能即服务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刘松是阿里巴巴副总裁,云计算领域的专家。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他分享了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最新技术的趋势。他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提醒,当下人们看见的人工智能往往是相对狭义的定义,未来的人工智能是无所不在的云上服务。

问:您是云计算领域的专家,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答: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都需要云作为承载平台来依托,云是底座和载体。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我们强调算法创新、数据创新,应用创新,但这些创新的规模化是建立在云计算之上的。可以说,在未来的应用模式会出现“一切人工智能即服务”,意思是用户只要通过智能终端就能获得人工智能服务,而技术实现都在云平台上承载。

从“一切人工智能即服务”看,目前的人工智能应用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包括存在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通用服务接口、没有统一的数据交互等问题。

问:在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研究中,云计算处在哪个位置?

答:目前人们常说的人工智能其实是相对狭义的人工智能。从广义看,人工智能应当是“五位一体”,其中云是底座,承载着算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或者打个比方这么说,在智能化服务模式中,算力、算法和数据是主体,由此延伸出两翼——移动物联网和物联网,一个触达人的世界,一个触达物的世界,而5G技术的出现,强化了两翼与主体的联系。其中,算力就是由云计算实现的,是一切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云升级为云智能。

问:能否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一下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方面的进展?

答:我个人以为,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上,上海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比如我们与上海临港合作,进行智能城市的探索。其中应用了无人机、图像识别、智能派单等物联网、算法等多种新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是在一个云平台上完成的,体现了“一切人工智能即服务”。要知道,人工智能不仅能够被人们所感知,更重要的是形成业务闭环。

还有,上海部分地区还与我们进行了精细化治理的探索,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城市的智慧网格化管理,路灯、下水道等都成为一个个物联网节点,通过云计算能及时准确地进行管理。

除了在智慧城市上发挥作用,我们还在上海进行了“工业大脑”的探索,即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此外,在上海的智慧零售领域,也集结我们了不少新技术和新探索,上海的智慧门店数量是全国最多的。

问:正如您所说,可以应用人工智能的领域和行业很多,您个人更看重哪些领域?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觉得可以先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想象成一辆自行车。它的后轮意味着原创驱动力和基础研究,包括算法,芯片。创新算法本身就有很多方面,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等等,都值得投入。此外,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芯片研究也可以看做是原创驱动力,这些芯片的研发将直接影响算力的效率。

人工智能这辆自行车的前轮则代表着如何将新技术向产业延伸,包括我刚才介绍的智慧城市、工业大脑、智慧零售等。这些也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就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布局看,后轮和前轮都有涉及,应该说是比较完善的。

就我个人而言,有些领域的人工智能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医疗领域。目前,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读片,判断某些组织的结节,这个已经可以实现。但是,这只是最初步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深一步的应用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疾病原因的分析上,包括疾病与环境、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等。这是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但也是最困难的探索领域,因为这不仅需要算力、算法,也要数据,还要与领域知识缓慢结合。医疗领域的数据涉及隐私,本身就不容易获得,而且人工智能的应用能走到哪一步,也需要和医疗技术本身的进步结合在一起。

在我看来,类似“人工智能+医疗”的探索空间还很大,人工智能的作用既不是现在人们已经看到的,但也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稳步推进。

问:刚才讲到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涉及数据隐私的问题,那么您觉得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中,如何保护隐私?

答: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需要保护隐私。

举个例子,现在人们叫外卖就提供了个人地址,从而获得上门服务;如果人们不愿意提供地址等隐私信息,就无法获得对应的服务。对于外卖平台和服务者来说,有责任保护好消费者的信息,只用在消费者允许的配送服务上。

在其他领域获取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探索时,同样要兼顾隐私保护和数据开发。

其实,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有很多敏感性较低的遥感数据,这些遥感数据的可利用价值和创新空间都很大。

在交通领域,卫星遥感数据能比红绿灯更宏观地了解城市的交通情况、道路是否沉降、河道是否污染乃至是否有违章建筑。将遥感数据用好,对城市发展和规划都有很大的意义,包括如何进行新城区的设施配套、如何进行交通规划等,都有了科学的依据。

还有,气象数据也可以变成公众可以使用的智能服务。目前,英国等地的气象服务年收入超过几百亿英镑,而我们的智能气象服务才刚刚起步。如果将人工智能与气象数据进行结合、开发,成为人人可以用、人人用得起的服务,那么气象智能服务不仅能为个人生活带去便捷,也有利于各种生产活动。

人工智能的创新和应用涉及不同层面,较高层次的应用,是通过不同服务构成一定的应用闭环,比如上海临港地区的无人机自动巡检、自动派单等;最高层次的应用,是基于人工智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精细化管理等。

问:您认为,目前外界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存在哪些误区?

答:我觉得最常见的误区是“人工智能将替代人”。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在电影里,但这是为了艺术效果。坦白说,很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者还巴不得能创造出类似的“强人工智能”,这绝对是个数十年周期的事情。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艺术的虚构往往是“强人工智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而现在我们研究的都是弱人工智能,即辅助人完成某些工作,一个人机协同的模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取代人完成一部分工作是正常的,因为人工智能就像电力、信息一样,能与社会形态、产业形态相结合,能改变一部分工作,也能创造很多新工作,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发展的融合过程。比如,以前的产业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自由度很低,几乎不能离开生产线;但有了自动化生产、有了机器人,工人就不用捆绑在生产流水线上。虽然短期看,工人失业了,可也要问一下,难道将他们与生产流水线捆绑在一起就是合理的吗?

所以,每个人都要理解人工智能。有些工种,比如呼叫中心的客户服务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这样的场景是可以预见的,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也要提前思考:我应该学些什么来替代现在的工作?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泛化是个必然的趋势,但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循序渐进、可以预见。在这个过程中,人可以从中学、大学等教育阶段就开始思考,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来与人工智能共处。当然,教育机构也应当提前思考,在人工智能泛化的时代,需要传授哪些技能。

问:您怎样评价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答:去年大会聚焦在“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少机构在去年集中展示了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在感知层面的应用,有助于各界理解人工智能。不过,这并非人工智能产业的全貌。从今年的会议安排看,本届大会的探讨比去年更深入,除了技术和应用,还涉及数据隐私、安全伦理等深刻话题,有利于各行各业更科学、全面地看待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既不能被高估、不能被泡沫化,也不能混淆不同的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内核,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外延,希望通过这场大会,各界能了解人工智能的产业全貌。

同时,也希望这场大会推动更多的产学研合作。人工智能是个交叉产业,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在实验室里闷头研究,它的创新链很长、范围很广,所以希望通过大会促成更多的跨界合作创新,进行闭环、扎实的基础研发,发掘更有价值的场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