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又再一次以标杆的姿态,在 5G 爆发的前夜为行业指明了方向

描述

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下午,三星在北京举行 Galaxy Note10 系列的新品发布会,正式在国内市场为 Note10 和 Note10+ 5G 揭开面纱,同场加映的还包括 Galaxy Tab S6 平板、Galaxy Watch Active2 智能腕表以及多款配件产品。

对于国内的三星粉丝们而言,下半年的的 Note 系列总是伴随着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一方面,全球发布会揭晓配置,国内发布公布价格已经成为大家最为熟悉的节奏;但另一方面,包括价格、本地化服务等相关信息,又会进一步决定稳居“Android机皇”多年的 Note 系列,将会为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手机市场带来多少冲击。

目前看来,三星又再一次以标杆的姿态,在 5G 爆发的前夜为行业指明了方向。话不多说,我们以信息量巨大的发布会作为线索,仔细聊聊 Note 系列究竟凭什么引发热议。

5G,三星手机最大变量之一

发布会上,三星官方非常明确地给出了表态:“三星将凭借5G技术崛起”。这背后释放的信号是,三星在 5G 方面的大力投入,这一点体现在发布体现用了大量篇幅讲解 5G 相关的布局,比如三星 5G 的专利储备已经位居全球前列,标准专利多达 1400+ 项,并且包含覆盖 5G 各子系统核心技术的高含金量标准。

当然,对于市场而言,更注重依然是产品力层面的表现。实际上,Note10+ 5G 不仅是三星在中国发布的首款 5G 设备,也是为数不多已发布的 5G 手机之一。

这背后的意义在于,三星为众多希望提前尝鲜 5G 网络服务的用户,在 5G 初期便提供旗舰级体验。这还体现在,三星官方还特意强调, Note10 系列“完全是在 5G 的思路下研发的”。这与当下主流厂商在已有产品上增加“5G版”截然不同。

而 5G 本身的高发热、高耗能,意味着硬件层面也许做出许多优化。换言之,三星是为数不多,真正能提供 5G 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厂商。

设计,变是唯一的不变

对于一个极为成功的产品系列而言,每一次改动都意味着顶着风险主动求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品牌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稳住排位。比如,三星便在这次的 Note10 上首次为 Note 同一代推出两款机型——Note10 和 Note10+。

这背后其实源于三星对于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Note 系列的崛起,源于其大屏+S Pen 带来的生产力层面的提升,但也因此逐渐形成了“硬朗”、“商务”等男性化标签。但实际上,Note 系列带来的体验,却不仅仅是男性用户的刚需。

所以,我们看到 Note10 和 Note10+ 的屏幕尺寸,分别在 Note9 的 6.4 英寸基础上,进行了下调和上探索,达到了 6.3 英寸和 6.8 英寸,并为女性用户增加了更丰富的配色。这意味着,继续追求极致的大屏体验的同时,Note 系列将对于女性用户更加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大屏+S Pen 的体验潜力以及移动生产力,三星在 Note10 系列中,再次为 S Pen 带来了诸多更新。

与前代不同的是,Note10 系列的 S Pen 中加入了加速度以及重力传感器,S Pen 由此被赋予了检测运动状态的能力。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手势实现对手机的操控。

除了此前已经大受好评的用 S Pen 按钮浏览、切换 PPT 外,还能实现滑动摄像头、拍照模式、相册翻页、调节音量等操作,并且三星相关接口进行了开放,开发者也可以自行适配。

屏幕,永远不会缺席卖点

8 年前,初代 Note 横空出世,开启了行业对于“大屏化”的不懈探索。在这以后,尺寸与素质,成为了手机显示领域比拼最重要的两大维度。上面说过三星对于尺寸的拿捏,下面聊聊素质。

在玩家之中有一个流传多年的老梗:想要给朋友安利三星手机,电量点亮屏幕递给他就好了。因为三星手机会帮你“搞定一切”。之所以唯有三星用户才能 get 到这些段子,源于三星手机一直以来在屏幕环节体现出的“默秒全”的实力。

Note 10 系列也没有例外。Note10 和 Note10+ 分辨率达到 2280 x 1080 像素和 3040 x 1440 像素,以此分别实现了 401ppi 和 498ppi 的屏幕精度。高阶性能方面,大小两台都通过 HDR10+ 的认证,德国 VDE 认证,并搭载了动态色调映射技术,以及在 S10 系列上便已经实现的高达 1200 尼特亮度。

以及,一个没人注意的小细节是,在之前 S10 上大受好评的基于超感官全视屏(Dynamic AMOLED)的护眼特性也被很好地延续。即使在不开启护眼模式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减少 41% 的蓝光;开启护眼模式后,过滤蓝光能力甚至达到 95%。

可以这么说,从冰冷的概念与参数等纸面表现而言,Note10 系列已经实现了全面碾压。如果进一步反应到体验,则是更加栩栩如生、层次分明的视觉体验。专业屏幕评测机构 DisplayMate 就直接为其给出了 A+ 评分,将其定义为目前最好的移动设备显示屏。

相机,立足现在也望向未来

相机方面,Note10 和 Note10+ 相同而又不同。

相同的是,前置都采用了 1000 万像素全双核自动对焦镜头,光圈达到 f2.2;不同的是,Note10 采用 1600 万像素超广角、1200 万像素广角以及 1200 万像素长焦的三摄组合,主摄有 f1.5/2.4 的智能可变光圈,并且和长焦端一起都支持光学防抖;Note10+ 则采用四摄,在 Note10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颗 景深镜头,也就是 3D 景深摄像头。

每一代旗舰在上市后刷新 DxO 分数,似乎已经成为三星与用户之间的一种“默契”。而 Note10 系列也不例外,Note10+ 5G 在 DxOMark 的综合评分高达 113 分,超越了华为 P30 Pro 的 112 分成为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其避免了“偏科”,前后摄像头都做到了第一。

这意味着,至少在实验室中 Note10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拍照神器”,但事实上落在场景中的用户体验并不仅限于此。

强劲的对焦性能,使得 Note10 在成片体验上无限接近于“指哪打哪”,即使手抖的入门小白也能保持极高的出片率。取景视野足够大的超广角为用户提供创作欲望的同时,还在发色倾向上与主摄保持了极高的一致性,后期玩法可以相当多样。

相比拍照方面一贯的稳定发挥,摄影方面的升级称得上惊艳。Note10 引入了常见于摄影机中的变焦麦克风,能更为精准地放大或缩小周围的声音,实现对所需声音的精准捕捉。

而 AR涂鸦和 3D扫描,则是将面向未来的技术落地于当下的体验加分项。前者基于景深摄像头,让用户得以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挥洒创意;后者扫描后的物体还可以通过动作捕捉动起来,两者结合使得视频创作终于冲破次元壁。

聊完影像性能,就必须说到后期,这里不得不提到三星 Note10 系列灵敏的嗅觉。以当下“全民Vlog”的热度而言,在手机上进行视频处理已经逐渐成为刚需。性能方面的短板已经逐渐被补上,但工具、交互方式层面的短板却一直存在。

Note10 系列上,三星引入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编辑工具,完整覆盖了拍摄-编辑-分享全过程。插入转场特效或字幕、改变速度、甚至用 S Pen 添加插图编辑多个视频,都能轻松实现。

性能与 Bixby,“乏味”与“趣味”。

相比起来,性能反而成为了 Note10 最“乏味”的层面。

骁龙 855 处理器+UFS 3.0 高速闪存,已经为性能表现保证了下限。对于当下的市场而言,要找到一款能为这一套配置找点麻烦的游戏实在很难。更适合参与的比拼其实是更高阶的稳定性。

凭借三星在手机相关元器件的全产业布局,以及强大的硬件设计能力,Note10 系列依然以强大的散热性能等方式,保持着 Note 一贯的能最大限度挖掘出产品性能极限的能力。

相较而言,Bixby 的进一步升级给 Note10 带来了面向未来的想象空间。

一方面,它进一步打通了应用之间的藩篱,实现了跨服务的深度合作,使手机离“真正的智能”更近了一步。另一方面,系统底层更新为其赋能进一步加强,3D 扫描、识屏等功能都是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 Bixby 能“干”的事儿更多了。

最后

很多时候,用户需要一个最终打开钱包的理由。

可能是外形设计炫酷,影像性能强大……但对于三星 Note 系列而言,我最看重的只是三个字——确定性。因为我知道,作为 Android 阵营的标杆产品,它已经是处处顶尖水准。我不用担心什么游戏不能玩,什么场景拍不到,因为 Note10 做不到的,市面几乎也没有竞品能够做到。

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身为 Android 阵营标杆,Note10 在 5G 迎来爆发的前夜为市场定下了一个标准,也就是所谓“5G旗舰应有的修养”,这无疑为摸索中的行业指明了方向。目前,三星Galaxy Note10系列正在三星网上商城、京东、天猫、苏宁等平台预售中,现在购机还可以获赠礼品,同时享受三星专属管家服务等福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多留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