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触控感测

202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耿彪)

苹果从IPhone X开始取消沿用多年的Touch ID指纹识别器,改用Face ID脸部识别,多少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正式发布之前,传闻苹果将会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即将指纹识别器嵌入到屏幕里面,但苹果最终并没有这样做。

有趣的是,Android阵营却热衷这个技术,在今年OPPO、vivo、小米和华为等都有推出搭载屏下指纹识别的手机,而不久前有一份被披露的专利显示,苹果其实有在研究这种被大家视为更好的生物识别技术,但近日有分析却不认为苹果会再在iPhone上采用屏下指纹。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个人安全就显得尤其重要。手机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物品,如今的智能机可以说取代了很多东西,取代了你的座机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取代了你的相机基本满足日常拍摄的需求,取代了你的钱包随手一刷,取代了你的P3、P4、PSP满足于你的娱乐要求。

对手机加密由一开始的数字密码,图形演变的越来越高级。扫描指纹识别,电容指纹识别,超声波指纹识别,2D人脸识别,3D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发展到如今已经来到了屏下技术。

能够实现屏幕上的指纹识别或者是实现屏幕取代前置摄像头的技术很早前就是人们的愿望了一直也有在研究的。全面屏爆发后,指纹识别模块的位置成了一个问题,前置指纹识别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屏占比下巴上的模块就成了的最大的拦路虎,后置的指纹识别是被吐槽最多的,不仅体验差还影响后盖的一体化,这也就催生了屏下指纹识别的来临。

当你以一定的角度和光线去观察指定的识别区域时,你会发现一个菱形的传感器零件,这就是奥秘所在。这次是vivo是联合Synaptics采用的是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有别于超声波技术,原理是将手指贴放到光学镜片上,利用光,速照手指,然后再反射到传感器上进行采集和识别,这就是为什么识别前和识别中都有那酷炫动画效果的原因。

在理论上,运用光学式指纹识别只需要屏幕下放置传感器即可,但实际中LCD屏的透光性不好,这样就增加了识别的难度。但是OLED屏有自发光的特性和更薄的结构就使得这个方案是可行的,所以这次UD采用了A屏。可以看到这项技术确实解决了屏幕上指纹识别的难题,但它也有许多的缺点,比如识别速率慢,错误率高,贴膜对淡指纹人的影响,还有识别区域的局限性,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地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