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该如何持续应用好VoLTE这张网络

移动通信

299人已加入

描述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G/3G时代,语音业务受益于移动通信“人口红利”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人口红利”式微,语音业务增长逐渐停滞;得益于智能手机的革新和4G普及,通信业发展从“人口红利”渐渐走向“流量红利”阶段,语音业务受OTT应用冲击,运营商语音收入逐渐下滑;随着提速降费政策的不断深入,运营商网络流量不断增长但收入增长日趋放缓,为此运营商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从流量经营向价值经营转型。

运营商大力扩展新业务无可厚非,但是语音业务是消费者使用最为普遍的业务之一,作为运营商的“传统手艺”,仍然值得重视和用心经营。

运营商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语音收入占比大约在13%以上。4G网络受数据业务驱动而建设,换言之,4G的语音业务VoLTE可视为是LTE网络上的一个必选的、原生的重要应用。VoLTE网络的部署不是从0到1的建设,而是在LTE网络基础上的附加部署,以典型网络来看,其VoLTE端到端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在整个LTE网络的建设成本中占比小于8%。

因此,若以ROI(投资回报率)来算,对于4G语音或者5G语音的投资,其回报率是优于其他业务的。所以说,语音业务仍然是一门划算的生意。

语音业务会有筑底

根据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提供的数据,2017年微信用户月人均成功通话时长为139分钟,较前一年增长114%,即增长了74分钟。而中国电信年度财报数据显示,同期2017年单用户月平均通话时长为256分钟,较上一年下降8.2%,即减少了23分钟。由此可见,OTT应用的通话增长和运营商语音的下降并非严格的零和博弈。

普通消费者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使用合适的应用,两者相互结合,可以共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通信需求。由于OTT应用使用免费,加之本身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OTT通话多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长时间的沟通场景。而运营商语音业务具备天然的全网用户直接可达性,和用户社交无直接关联,多用于偏正式和重要沟通的场合以及需要快速接通的场合。

工信部《2019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1969亿分钟,同比下降6.8%,移动电话通话量降幅趋于平稳。

微信用户数经过前几年的飞速发展,用户增速也逐渐平稳,用户总数即将饱和,对运营商语音业务的影响逐渐减小。笔者预测,运营商语音业务在未来2~3年内下降趋势会收敛,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面。

语音业务是网络和用户间的纽带,须优质提供

手机号码是运营商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服务关系的基础。如今,手机号码不但是连接通话双方的标识,同时也和个人银行、电子支付、互联网APP等方方面面绑定在一起,手机号码成为用户的另一个虚拟身份,用户变更手机号码成本高。政府强力推进携号转网,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好消息,但同时也加剧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信息显示,以最近一年每月数据来看,携号转网用户数变化保持高位状态:2019年6月与去年6月数据相比,同比增长181%;与今年5月相比,环比增长9%;2019年刚过半,已经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数据。

或许很多人认为,为了应对携号转网带来的竞争压力,持续降价才是王道。但是经过之前的流量价格战后,三大运营商在流量费用上的竞争已无差距,一味的价格战没有意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以增强竞争力、降低离网率应该成为主流。

出众的语音业务体验是运营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会让用户更为认可运营商品牌。按照全球主流运营商商用网络质量评测组织P3-GROUP所定义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总分1000分,其中语音体验分占据400分,占比40%。由此可见,语音作为基础电信业务,对运营商整体品牌和服务质量的影响力极大。

因为语音业务是刚需,消费者依旧在频繁使用语音业务。语音业务是消费者对运营商网络质量判断的重要依据,也将成为携号转网时代运营商留住用户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运营商语音业务量和收入,预计会随着微信等OTT应用用户数的逐渐饱和而逐渐稳定下来;语音业务无论从收入总量还是投资收益比来看,都值得悉心经营;在携号转网势在必行的环境下,运营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留住客户,语音业务质量是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

面向未来,当前最重要的是将VoLTE建设成为服务于万千大众的语音基础网,以优质的体验和视频彩铃等更多创新的业务,驱动用户加速向VoLTE迁移,为实现2G/3G网络的退网清频铺平道路。

如今,随着中国5G商用进程提速,中国已全面进入VoLTE时代。不过,完成网络的部署建设和商用发布只是起点,运营商如何持续经营应用好VoLTE这张网络才是关键。

以体验和终端为两大抓手,加快用户向VoLTE转化

对于运营商而言,发展VoLTE的主要驱动力是把2/3G语音业务和用户转移到VoLTE网络,实现2/3G清频退网。VoLTE具备呼叫接通快、音质好、支持视频通话等优点,需要通话双方都支持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因此,加快用户VoLTE迁移,是VoLTE商用后的首要任务。

然而,发展VoLTE用户和发展LTE用户相比,面临的挑战和发力点是不同的,重点应从体验和终端两个维度展开。

第一,优质的体验是业务成功的根基。在2G/3G时代,网络的规划和覆盖都是以满足语音业务为标准实施;而在4G商用之时,语音通过CSFB回落到2G/3G来承载,站点规划和网络覆盖以满足LTE数据业务的应用标准来实施。

由于语音业务是双向实时通信,对网络覆盖要求也更高。相对于LTE数据业务,VoLTE对网络时延、抖动等指标更为敏感,尤其是在LTE弱覆盖区域容易造成掉话、吞字等体验问题。因此,必须对LTE网络进行增强和优化以满足VoLTE体验标准。

基于上述原因,中国移动在2016年实施了旨在提升VoLTE服务质量的专项行动“百日会战”,扫清了VoLTE用户发展的障碍,值得借鉴。

第二,丰富的终端是业务发展的助力器。仍然以中国移动为例,通过手机产品白皮书和入网终端规范的形式,早在2017年初,中国移动就对入网手机支持VoLTE做了统一要求,目前早已实现VoLTE终端的全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普通用户对高清语音和快速接通的诉求,不如4G高速数据业务强烈,因此用户对VoLTE技术的认知度偏低。消费者愿意主动更换手机,更换SIM卡,到营业厅开通4G数据业务,以享受高速数据带来的畅快体验。但多数用户不愿意主动为VoLTE更换手机,或者不知道如何开通VoLTE业务。

因此,在终端上默认开启VoLTE功能(即默开)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选择,配合以网络侧的自动业务开通,让用户在“无感知”的情况下转换成VoLTE用户,享受更好的通话体验。

着力实施VoLTE互通和漫游

确保全场景VoLTE优质体验

同时,VoLTE互通和漫游也是确保全场景VoLTE优质体验的重要一环。

当前,VoLTE跨网互通通过CS关口局回落,用户体验受影响。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商用VoLTE之前,中国移动VoLTE用户跨网呼叫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用户只能通过回落到CS关口局后出局。

随着三网全部VoLTE商用,各网VoLTE用户快速发展,各网之间的VoLTE用户互通场景显著增多,仍然采用回落到CS关口局的方案,明显影响用户体验:第一,呼叫接通时长因为回落增加;第二,语音质量下降,增加关口局网络系统开销;第三,视频通话等业务无法互通。

因此,各网之间VoLTE互通势在必行。今年2月工信部印发《IMS网络互联互通试点实施方案》,确定湖南、四川为IMS网络互联互通试点省份,试点业务范围包括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点对点视频通话、彩铃、电话会议。近日,已经传来湖南、四川打通首个VoLTE跨网互通视频呼叫的消息,相信VoLTE互通整体进程会更加快速推进。

同时,根据GSMA的报告,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来自90个国家的超过180家运营商实现了VoLTE商用,而且新增VoLTE商用网络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为VoLTE用户享受国际漫游服务提供了前提条件。消费者出国后,其传统的语音业务由国外运营商提供服务,消费者在国内开通的基于VoLTE增值服务(比如视频彩铃、多终端等)很难维持。但是,通过开展VoLTE漫游后,消费者开展的增值服务将会更好地保留。

比如,2015年,韩国移动运营商LG U+就与KDDI在日本推出VoLTE漫游商用服务,使得LG U+用户在日本漫游到KDDI的网络上时,可进行高清语音和视频通话。2018年中国移动携手韩国KT完成了VoLTE国际漫游演示,这意味国内VoLTE国际漫游进程迈进了关键一步。

基于VoLTE网络发展多样化创新业务

由VoLTE引入了IMS这张基于IP无差别接入能力和支持多媒体通信能力的网络,加之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升级,网络和终端的结合,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创新业务。

一号多终端。eSIM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类似智能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具备了独立连接网络的能力,也同时赋予了它们语音通话的功能。三大运营商适时推出了一号多终端业务,以吸引热爱运动的广大用户,使得消费者在进行跑步、健身活动时,只需携带智能手表就不用担心漏接重要来电,获得了高端用户的欢迎。

视频彩铃。视频彩铃业务的实现和推广是令人兴奋和激动的。顾名思义,视频彩铃就是在拨打电话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被拨打方设置好的一段视频,变“听彩铃音乐”为“看彩铃视频”,而不只是听一段音乐或者嘟嘟的回铃音。

在当前短视频应用火热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视频彩铃业务无疑极具商业前景。除了传统的收取业务开通或订阅费用以外,其后向的盈利能力更令人期待。

想象一下,将来用户在抖音、火山等APP上刷到喜欢的短视频,只需要一个点击将该视频设置成自己的视频彩铃,就可以按照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分类,将或温情、或搞怪、或正能量的视频,作为亲人、爱人、好友、同事、领导拨打自己电话时收看的视频。商业模式也可以在运营商彩铃平台、短视频应用和内容创造者之间灵活设定。

更大的市场和前景来自于To B领域。企业可以将企业服务热线或者员工工作电话设置为统一的企业形象推广视频或者企业最新动态视频,这无疑是更精准更有效的营销传播方式。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1969亿分钟;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614亿分钟。这是一个亟待深入挖掘的机会。

据了解,中国移动视频彩铃业务发展迅速,目前预计已有超过3000万订阅用户。例如云南是中国移动视频彩铃推广的重点省份,政府旅游部门和云南移动合作,给政府部门公务人员统一开通视频彩铃业务,并设置成各种精美的云南各地旅游宣传短片。随着开通视频彩铃用户的增加,旅游短片日播放量超过200万次。

除了上述一号多终端和视频彩铃业务外,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支持VoLTE通话的多款智能音箱产品,比如华为智能音箱小艺和中国移动和家小荷等,用户形态扩展至更多智能设备。随着全面进入VoLTE时代,由于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升级,传统的语音业务具备了和IoT设备、智能设备以及视频应用结合的可能,这些都会极大丰富语音业务的形态和应用,期待更多类似创新业务的出现和发展。
来源;通信世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