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
(文章来源:钛媒体)
科创板开市已有一个月有余,作为首批登陆科创板中仅有的两支医疗股,心脉医疗和南微医学在上市当天便冲为“百元股”。截至9月11日,心脉医疗收盘价149.84元/股,市值105.56亿元;南微医学收盘价138.09/股,市值182.20亿元。
心脉医疗业务所处的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有不少参与者,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如美敦力、戈尔、库克等。国内外周血管介入市场基本由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科迪斯、巴德、雅培等国际先进企业占据,缺乏有力的国内竞争者,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国产替代趋势,心脉医疗招股书中提到,主要原因在于:因此,在心脉医疗招股书中提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照轻重缓急顺序投入几个产业化项目中:
如果开发支出资本化形成的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预计的经济利益,将形成减值损失,进而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南微医学成立于2000年,目前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及销售配合内镜使用的检查及微创手术器械、 微波消融所需的设备及耗材。产品包括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肿瘤消融设备两大主营产品系列。
南微医学目前盈利主要来自于内镜诊疗器械、肿瘤消融器械及耗材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从具体产品来看,南微医学产品主要包括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肿瘤消融设备两大系列。其中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包括活检类、止血及闭合类等六大子系列产品,为内镜诊疗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应用产品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分别是3.28亿元、5.34亿元和7.8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9.71%、83.57%、85.65%。
值得关注的是,南微医学在美国、德国地区遭遇了两项专利诉讼。报告期内,涉诉产品在美国和德国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76%、7.29%及 11.19%。2018年11月,波士顿科学同时在美国和德国两地针对南微医学的SureClip(止血夹)系列产品发起专利诉讼。虽然南微医学称涉诉产品不存在侵权问题,且已在美国(一种止血夹,US9795390B2)和欧洲(一种止血夹,3081174)取得发明专利。
为了规避诸如专利诉讼所带来的风险,南微医学也提到正在考虑替代产品。招股书中提及该风险,“替代产品将于 2019 年、2020 年陆续在该等国家上市,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目前该专利诉讼仍存在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风险。”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起步较晚,整体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而据EvaluateMedTech统计,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4050亿美元,也就是说,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占全球规模的15.64%。2017年,全球前10大医疗器械厂商销售收入为15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9%,前30大医疗器械厂商销售收入合计达到了30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达到了75%。其中,美敦力、强生、雅培、西门子、飞利浦、史赛克、 罗氏、碧迪、通用医疗、波士顿科学分别占据前十名的席位。
EvaluateMedTech 统计显示,美敦力、强生和雅培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 300 亿美元、266 亿美元及 160 亿美元。但国内医疗器械规模与国际企业差距很大。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A 股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迈瑞医疗、新华医疗及乐普医疗,201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1.74 亿元、99.83 亿元及 45.38 亿元。
“根据市场公认的完成国产替代的细分,比如心血管支架,X 射线的 DR 设备,中低端耗材,几乎都是如此的规律。通常单产品市占率达到 20%,在客户群体标志着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据天风证券分析,在心血管支架领域,国产占比较高,完成了国产替代,但在高端 CT、核磁、内窥镜等领域,国产几乎是“零的突破”。
过去受医疗卫生体制和医疗发展模式的影响,药品收入始终是中国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手术、诊疗等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低。近几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药品收入占医疗费用的比例逐步下降,医疗器械市场增速超过了药品市场增速。2012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速始终大于药品行业市场增速,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规模的差距正逐年减少,“轻医械、重医药”的现象有所转变。
虽然市场规模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但是医疗器械企业的市值与生物医药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相比生物医药类公司,医疗器械领域研发周期短、研发投入小、产品上市速度快、盈利早,但是规模不如生物医药类的公司大。”高特佳投资集团VC主管合伙人王海蛟曾在视频节目中表示,“大的生物医药公司总市值可能过万亿,一种药就能卖几十亿美金,而大的医疗器械公司市值只有几千亿。”
虽然科创板带动了医疗器械的一波小高潮,但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顺利过关。此前科创板受理了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但界面新闻曾对其调查发现,安翰科技存在过度包装、第一大客户为潜在关联方等问题,这家原本有着“高光”业绩的企业在登陆科创板之际被泼上“卸妆水”;赛诺医疗也被质疑连续数年“飞检”出现问题,带伤冲刺科创板。
对于国内创新医疗器械而言,闯过IPO只是第一关,提升“含科量”才是终极命题。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