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技术
(文章来源:DIGITIMES)
随着5G时代的逐渐逼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着存储器需求的持续增长。数据表明,中国消耗全球20%的DRAM及25%的NAND,2017年中国进口存储器889.21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637.14亿美元增长了39.56%。中国存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各芯片制造商也在抓住存储器市场商机,积极布局,促进国产芯片的不断发展。
然而尽管成长空间巨大,我国存储器市场却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进口依赖大。回归到现实,中国发展存储产业并不容易,由于技术门槛高、投资规模巨大、高端人才稀缺,作为尖端产业,中国存储器企业与世界巨头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举步艰难。
作为国内存储器芯片生产巨头之一,合肥长鑫的进展可谓是如火如荼,7月16日,合肥长鑫发布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8Gb LPDDR4 DRAM芯片,并计划将于2018年年底推出工程样品,这是国产DRAM产业的一个里程碑,采用19纳米工艺。
合肥长鑫的DRAM项目投资超过72亿美元(495亿人民币),项目建设三期工程,目前建设的是一期工程12吋晶圆厂,建成后月产能为12.5万片晶圆。据悉,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占据世界DRAM市场约8%的份额,填补国内DRAM市场的空白。
而随着兆易创新原董事长朱一明接棒王宁国,上任合肥长鑫存储及睿力CEO后,这时间节点是否或发生变化,还未可知。受主要国内公司存储和代工项目的推动,中国将在2020年的晶圆厂投资将以超过200亿美元的支出,超越世界其他地区,占据首位。
根据最新的一份SEMI“中国IC生态系统报告”(The China IC Ecosystem Report)指出,中国前端晶圆厂产能今年将增长至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的16%;到2020年,这一份额将增加到20%。
尽管我国存储器产业在不断发展,但自主开发的存储芯片市场份额却所占无几。据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存储芯片进口总额中,韩国产芯片的进口规模达463.48亿美元,同比大增51.3%,在总进口中占52.3%。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存储芯片进口额达146.72亿美元,同比猛增75.4%。
更严峻的是,国内存储业者还面临着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据悉,韩国SK海力士在韩国清州建设M15工厂的建成仪式将于9月17日在清州举行。SK海力士计划通过从明年初开始增产96层3D NAND闪存的策略,来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随着M15工厂的建成,SK海力士将加速大规模生产第五代96层3D NAND闪存。
此外,9月3日SK海力士中国销售总部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SK海力士布局中国市场动作频频。无独有偶,三星电子7月份也已开始批量生产96层3D NAND闪存,而东芝和美光计划也将效仿。
不过,随着国内政府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支持,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差距有可能也在逐渐缩小,未来国产芯是否能真正做到自给,值得期待。半导体资深观察家莫大康即分析指出,较为乐观的估计,中国能用5年左右时间,达到全球市场(2018年存储器业产值预测可达1,500亿美元)占比的3% - 5%,也即DRAM与NAND的累加产值能达到近50亿美元,表明中国存储器业的突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