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动作控制器电路讲解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本例电路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可以在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继电器动作。

  控制器

  整个电路图的结构很简单,主要核心为LM139比较器,比较器的同相端为分压电阻网络设定的基准值。比较器的反相端接至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这样当热敏电阻随着环境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阻值也变化,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电压。

  由于本例的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流过的电流变大,使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也会随着增大,集电极电压慢慢降低,当低于设定值时,比较器经上拉电阻R3后输出高电平,使Q1饱和导通,继电器K1动作吸合。

  在调试时,常温环境下,要调节电阻R1,R5,R8使三极管Q2截止,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即在常温下,继电器应该是不吸合的。

  电阻R1,R5,R8除了调试的时候用之外,还可以降低一些电路的误差。这是因为电流流过电阻会产生热量,热敏电阻也一样会产生热量,那么它的温度身高,电阻降低,电流再变大,温度再升高,这样就进入一个死循环,使电路误差很大。现在通过电阻R1,R5,R8的调节作用,当电流升高时,R1,R5,R8上的压降也升高,热敏电阻上的压降变小,使热敏电阻产生的热量有一个平衡值。

  当然,由于本身使用的就是热敏电阻,所以它的精度也不会很高。

  屏蔽线的作用是防止热敏电阻接线过长时,容易串入很多干扰,屏蔽线有防干扰作用,防止误动作。

  注意:

  1、本例电路可以制作成一个专用的感温控制器,将热敏电阻TH1,和调节基准电压的电阻放到外部设定,其他部分不变。这样通过改变这两个电阻可以设定不同的动作温度点,方便实用。

  2、电路的热敏电阻应该选用变化系数小的电阻,这样电阻随温度的变化阻值变化慢,不会使三极管Q2一下子饱和导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