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时代在变,社会群体的诉求也在变。当客观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自然会向生命质量转移。
传统认知中,健康侧重于“保健”(预防)、“病医”(治疗),重点在于能够确保有序的生活。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和疾病谱改变,中国人对健康的认知,已经上升到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理念,并且深深影响着国家医疗健康政策的走向。
这个过程的发展,新科技、新模式的推动至关重要,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医疗服务的巨大作用,以及基于人文关怀的强烈需求,都在合力将物联网推向医疗健康的创新前沿。
不过,物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在大众眼中依旧略显陌生。未来,物联网医疗能否成为中国人大健康的福音,我们需要从实质性的动作中寻找答案。
急迫的健康需求 换道的健康产业
这些年来,中国人健康理念的转变,表面看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但深层却透着现代人的焦虑。90后开始油腻、70后被慢性病吞噬、50后担心“老无所养”,从青年到老年阶群普遍性的健康忧虑,实际上也清晰对应了大健康业态的四大分区,即: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康复智能、养老养生。
而国人急迫的健康需求,也倒逼出政策上的倾向和产业上的动能转换。
首先,在政策上,国家十三五规划纲领中提出建设康复大学,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列入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从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专项研究方面为物联网医疗提供扎根的土壤。同时,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等。此外,国家还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5G应用。这些举措无疑都为物联网进入基层医疗打下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其次,在产业上,相比传统的医药、医院领域,大健康产业的前景和潜力都很被外界看好。各路资源争相进入的同时,也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海尔的创新路径颇有代表性。
具体来讲,海尔虽然是跨界而来,但直接从物联网切入,提出打造“医患合一”的新医疗生态,将医疗服务的链群模式融入到与患者的交互中,通过构建立体化的医疗链群,并联医疗资源的共创共赢,实现了医疗体系内的社群共创。
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大胆颠覆现有模式的做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近年来微妙的医患关系而言,通过物联网拉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距离,乃至创造二者间的亲密感,无疑是为医疗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尝试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价值绑定,可以促使不同医疗资源间的主动合作,让多方共同受益。
当然,健康产业的转型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未来几年里,仍需要大量有为企业的参与。
物联网医疗不止是连接 更是生态
如果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衡量“大健康”,那么从他出生起,直到生命的终点,在漫长岁月里,他内在的精神、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环境、道德等外因影响下的健康状态,都包含其中。这就决定了大健康产业需要众多信息、产品和服务间的连接,甚至是完整生态链的支持,而站在科技最前沿的物联网显然具有天然优势。
借助物联网技术,医生就可以通过远程健康监测提高诊疗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物联网收集和分析医学数据,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让医生和护士把更多时间用在医疗照料上。而新型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在个人健康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数据反馈帮助医生精准掌握健康状况。
在物联网医疗应用方面,不乏“胆大心细”的实践者,例如海尔提出的“医患合一”理念,就是将其独创的“人单合一”模式进行的跨领域、跨行业、无边界的复制。
在坚持“用户最佳体验”的基本原则下,海尔通过构建生态化的医疗链群、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将传统模式中的“患者围着科室跑”,转变为“医护围着患者转”的常态化医疗服务模式。即,让医务人员主动承担责任,始终以患者体验为核心,将个人价值的提升反映到患者及其亲属的满意度上。
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便是“医患合一”的典型案例。比如,在呼吸机脱机康复方面,医院打破了科室孤岛状态,创新性地将康复环节前置到重症病床上进行,改变了重症患者封闭、零交互、只能躺着的状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即时监测定制康复方案,让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得更全面,使其能够坐、站、走,提升患者康复体验的同时,也有利于重塑患者信心。
说到底,物联网医疗的优势在于,通过物和物相连、物和人相连,最终达到人和人相连。科技的发展终归只是辅助,物联网真正改变的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的大健康事业,核心还是完善医疗产业、优化医疗环节、培养专业人员、加强专项科研,基础打好了,物联网医疗生态为中国人提供生命解决方案并不遥远。
来源:环球财富网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