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平台和人脸识别技术群雄逐鹿,百度大脑人脸识别凭什么能赢?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这个月底,百度在深圳首次公开人脸识别方面的数据:公有云服务日均调用量超过1亿,居业界第一。人脸技术企业开发者数超过13万,收入年同比增长300%,百度的人脸识别商业应用步入快车道。在当下,AI平台和人脸识别技术群雄逐鹿,但百度大脑人脸识别凭什么能赢?

人脸识别,技术实力是基础:

在1.0的PC时代,和2.0的手机时代,中国的互联网是一个向欧美互联网效仿,学习的阶段,包括社交、电商、门户等多种形式。而到了3.0的时代,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共享经济等等,中国在这些领域,部分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正如2017年李彦宏在百度夏季年会上说的那样,世界正在从Copy To China变成了Copy From China。

青山资本孔萌曾经分析:“国外互联网像披萨饼,底层的基础设施是完善的,创业者只要在上面撒佐料就可以了。中国的互联网像千层饼,从底层到上层都是很复杂的,都是需要互联网去逐步改造的。”

这句话用来形容人脸识别的技术开发和完善,再合适不过。

包括欧美、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都不断加码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技术。但是研究结果水平差别很大。包括FB、亚马逊、微软等公司。在今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第三方机构,对亚马逊和微软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程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人脸识别软件在肤色较黑的图像上表现很差,尤其是女性。对此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非常尴尬,要求工程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在国内包括百度、阿里、腾讯、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都重金布局开发人脸识别技术。但这些技术方案各有有所侧重和特点。在国内科技巨头当中,百度是最早在财报中提及布局AI产业的,比阿里巴巴和腾讯更早。

以百度为例,根据百度视觉技术部副总监丁二锐的介绍,百度大脑已经发展到5.0版本,其中AI视觉的技术在不断的进化,“相关的信息量也是越来越庞大,对视觉信息的内容理解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在发布会上,百度大脑全新发布3款产品:软硬一体,配备外壳即可落地的人脸识别产品套件(壁虎);人像处理 SDK;人脸视频分析盒子。在原有的人脸识别产品、方案的基础上,全新升级的5项内容,包括远程身份验证方案;EasyMonitor—智能视频监控开发平台;寻相人脸抓拍机;具备3D识别算法、算法泛化增强、模块化计费等功能的人脸识别离线SDK;私有化部署包。“百度大脑希望用更丰富完整的人脸产品矩阵,为广大开发者、企业等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安全、更完善的产品服务。”

人脸识别,开放生态是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物联网的连接更加稳定,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各大互联网巨头的人才投入,各大科研机构的底层研发投入、市场的推广等,人脸识别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国内,未来人脸识别可能成为有效身份识别主流方式,没有之一。

正如丁二锐的分析,“无论是学校、社区、写字楼,还是机场、火车站等都有人脸识别系统的身影。因此,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公共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层面的人脸识别技术是为了将生物特征识别作为核验人与证对应的依据,进而解决造假、冒用、顶替等问题。”

在深度技术研发上,有个通俗的形容:一个好的技术,一定是要能上天入地的。上天就突破技术现有的瓶颈和限制,不断的提升技术的高度,进入新的技术境地;而入地,就是这门技术要能接地气,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普及,能服务更多的企业机关等机构和个人,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研发成果。

在这个阶段里,打造技术的生态环境就成了关键性环节,仅仅靠一家公司的技术和实力,让新兴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放共赢,已经成了包括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的共识。

有了技术优势,更关键的是要落地,要走出去,要大规模的实践场景,长时间的应用检验。在这点上,和其他平台比起来,百度具有先天的to B基因,所以百度大脑在人脸识别生态伙伴计划在平台开放性上,也更有优势。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和服务,可以帮助没有数据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用户快速训练、技术接入并部署模型。通过解决方案类和硬件能力类合作伙伴,将技术大规模应用,这对于百度、合作伙伴、用户是三赢的局面。

以百度大脑与智体科技合作为例,双方在广州成功试点推广了一款出租车人工智能监控设备,解决了传统出租行业的痛点,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智体科技基于百度大脑人脸识别技术,推出的出租车智能终端人脸识别应用,解决了包括确认驾驶者是否为编制内司机,运用车内摄像头和AI算法、识别司机开车打手机抽烟等危险驾驶行为。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可以将突发情况,包括对司机安全不利的信息即时传递到平台方和手机APP预警,有力保障司机乘客的安全。

而在杭州,百度人脸识别提供底层技术,奥比中光提供硬件支持,与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刷脸等技术支持城市智慧生活的升级和改造。帮助杭州市民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体验到医疗健康、公交出行、公园图书馆等日常生活的智慧城市的便捷服务,极大的提升了整个城市的运转效率。类似的应用案例不胜枚举。

根据官方资料,百度大脑人脸识别公有云服务,“用户使用规模稳居业界第一,公有云日均调用量超过1亿,人脸技术相关开发者超过13万,收入年同比增长高达300%。”更关键的是,开展和积累广泛的合作伙伴资源超过1000+合作伙伴,落地超过10万个人脸项目。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中外巨头的人脸识别布局:

不管是中国,还是在硅谷,人脸识别技术正发展的一片火热,但是,整个产业,实际上还处在较早的阶段。不管是从区域性,还是全球性的竞争来看,行业格局远远还没有确定。

从区域上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区,一方面是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公司为代表,在原有的技术和人才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的发掘原有的数据积累,拓展行业内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新兴的科技公司如商汤也不断的冒出来。

从全球性看,FB、亚马逊、谷歌、微软、甲骨文、Salesforce和SAP在内的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也在不断将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嵌入和应用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早在2015年,谷歌就推出了人脸识别系统FaceNet,官方号称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近乎百分之百。而微软公司的Face API,主要提供用于检测、识别及分析图像中人脸内容的算法。此外,更多的AI相关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还在不断的诞生。

一方面,诸多AI技术公司,像百度一样,都选择了搭建了开放生态。包括FB,Google,亚马逊等在人脸识别的开放力度也越来越大。目前欧美的人脸识别开放技术主要包括亚马逊的 Rekognition、谷歌云 Vision API、IBM 沃森 Visual Recognition 和 微软 Face API。

但另一方面,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谷歌对亚马逊就曾经公开批评过对方的人脸识别技术和云服务,称“与其他一些公司不同,谷歌云在解决重要的技术和政策问题之前,选择不提供通用的面部识别API(应用软件开发接口)。”

正如投资银行Avendus Capital US的总裁Puneet Shivam说,“AI的领导者将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公司。”但同时,所有的AI公司都面临着两个现实问题:大规模落地和商业化应用,同时短期之内不会有规模化的商业化回报。AI之战,道路曲折漫长,但又值得期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