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保护地球生态从哪里开始

人工智能

629人已加入

描述

去年,全球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数据指出: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短短40多年内消亡了60%。而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以及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是导致物种消亡的重要原因。如果生物多样性不复存在,那么维持我们所有人的生命网络将会消失——人类将不可能拥有一个健康、幸福和繁荣的未来。

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发展各种形式的监测技术。基于声音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声音检测不仅具有被动式、不受光线影响、对生物无干扰、24小时全天候、数据量小等天然优势,而且能够直接监听生物之间沟通的信息及相关行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随着生物多样性监测向着长时间、大范围和实时性的方向发展,人工识别录音记录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亟需发展高效精确的自动探测方法。

通过人工智能+声学技术,可高效精准的采集、分析、预测自然生物数据变化情况,保护生物环境和生物生存。作为领先的智能声学领域人工智能企业,快商通正探索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声学技术,对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支持,为地球环境生态健康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l 野生动物和偷猎者声源定位

基于音视频采集系统,采用被动式红外感应的方法侦测野生动物和偷猎者,对现场实时拍照、录音、录像,并通过GPRS无线网络发送信息给相关人员,帮助研究人员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找到动物的行踪并发现偷猎者。利用声音定位野生动物,既降低对动物的干扰,又可以避免视频采集受光线和生境的限制。另外,还可以使用博弈论音频预测分析方法来追踪和了解动物和偷猎者的活动情况,然后对偷猎者可能进行偷袭的位置进行预测。

l 野生动物声纹识别

动物的声音和形态特征一样,具有物种的特性,是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识别动物类别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动物的声音包含极为复杂的信息,往往传递着物种、个体特征、繁殖状态、所处位置、资源占有等相关信息,同时反映繁殖、领地防卫、觅食、反捕食等多种行为状态。把动物的声音信号作为动物分类的一种指标可以用来辨认动物个体。通过对濒危动物个体的声音特征进行建模,为其建立“声音”身份ID标识。在监测中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清楚的掌握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情况。在迁徙季节以此判断出各类物种数量。

l 海洋水下噪音监测

人为的水下噪声正在威胁着许多鱼类及海洋哺乳动物的健康和生存,尤其是一些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海洋动物听觉缺失,甚至死亡。为航运船只、海上作业设备等开发范围更广泛的自动噪声检测系统,使相关物种的声音映射与栖息地映射相结合,以期查明特殊物种有受噪音影响风险的区域,帮助研究人员关注对声音敏感物种在生命周期关键阶段所处的位置。

l 自动化远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以物种多样性的声音大数据为基础的自动化远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系统自动采集长、短音频数据,自动识别生物声音特征和非生物声音特征,回答物种“有什么?”“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关键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发现隐藏在声学领域背后的独特模式,并追踪生态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诸如越来越多的航空运输和施工项目,外来物种的入侵,气候变化带来的渐进性影响)时的响应方式,描绘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

人工智能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事业刚刚启动,未来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尝试,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提升,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能通过努力用发展的脚步来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用善意驱动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将会帮助人类解决更多的大问题。

来源:AI观察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