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

工艺综述

26人已加入

描述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 条文说明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阐明了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本规范是对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要求的统一技术规定,以保证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同时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促进安装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1.0.2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国家定型的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由于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具有与其他机械设备安装不同的特性,本规范中的安装是从设备开箱起,至试运转合格工程验收为止,其试运转中,以空气(水)为介质与其他介质,常温与高、低温,单机空负荷、负荷与成套负荷等均很难绝对分开或单独进行。故对制冷设备,安装单位一般负责到系统充灌制冷剂,并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系统负荷试运转,考核系统在最小热负荷情况下降至设计温度为止,而不考核其他属于设备性能或工艺设计上的技术指标。对空分设备,安装单位负责进行系统裸冷试验合格,而成套系统试运转则配合建设单位进行,配合至系统工况稳定后,连续测量各项参数持续4h为止。至于单机的空负荷、空气或水为介质的常温下试运转,在安装中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建设单位参加;而在高温或低温下其他介质进行试运转时由建设单位进行,安装单位参加。无论单机还是成套设备的试运转,发现确实是安装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均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即使在办理了交工验收手续发现属于安装造成的问题,也应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在试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动力、设备、油料、材料(介质)等,均由建设单位提供。上述情况是多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体制与管理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为此关于试运转也可由安装单位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上协商决定。

  第1.0.3条按设计进行施工是安装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制冷和空分设备安装管路系统复杂、工艺流程严格,故以此条强调其重要性。

  第1.0.4条在制冷设备、空分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共性技术要求,如施工准备、设备放线就位及调平,地脚螺栓、垫铁及灌浆和装配等内容,在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已有详细规定,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在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涉及到其他工程和辅助设备、装置、部件等的安装时,因均有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故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第二章 制冷设备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规范的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所包括的内容为:以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为主机的压缩式制冷设备,溴化钾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组合冷库。不包括蒸汽喷射式、氨--水吸收式制冷设备,对于制冷剂,活塞式设备主要使用R717、R22、R502、R12,螺杆式设备主要使用R717、R22。R12,离心式设备主要使用R717、R12、Rll;使用其他制冷剂的制冷设备安装可参照本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2.1.2条制冷机组或压缩机组在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进行拆洗时,其拆洗的程度应按检查的情况来确定;拆卸的顺序、清洗的方法在设备技术文件中都有要求,应按其要求进行。

  第2.1.3条在本规范中,制冷机组系指出厂时具备完整的制冷系统,其主机、附机等设备基本上都在同一公共底座上的制冷装置,产品主要有大中型空调器、冷水机组、盐水机组等。本条是制冷机组安装工序上的一般要求,具体规定见本规范其他章节。

  第2.1.4条制冷剂氨对铜和铜合金都具有腐蚀作用,只有磷青铜除外,为了防止安装中因材料混淆而造成事故隐患,所以在条文中没有具体指明。其他制冷剂对铜和铜合金无腐蚀作用,安装时可以应用。以铝作为密封材料使用时,要求用较高纯度的铝,这里是指含镁量及其他杂质较低,使用时不易断裂且不致于影响密封性能的铝。

  第2.1.5条制冷设备安装时所采用的阀门和仪表必须符合相应介质的要求,即必须采用与制冷剂不发生腐蚀作用的专用阀门和仪表。因此在设备安装时,应进行检查核实以避免造成事故隐患。条文中所列的密封材料,为多年的实践证明其性能可靠,目前较普遍地被采用,其中耐油橡胶石棉板主要用在润滑油管路和制冷剂管路上,一般管道可采用其他橡胶石棉板。

  第2.1.6条氟弧焊封底、电弧焊盖面的焊接工艺,可有效地提高焊缝质量。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输送制冷剂管道的焊缝是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的。此外制冷剂的渗透性比较强而制冷系统的气密性要求又很高,采用该焊接工艺,则可以提高焊缝探伤的合格率,并有效地保证焊缝的气密性,且焊后管道内部无焊渣。
  氧化皮存在,比较清洁。经许多单位的应用证明其效果很好,故在条文中予以推荐。这里的氮弧焊是指钨极或其他金属极氛弧焊。

  第2.1.7条由于氟利昂气体对地球大气臭氧层有危害作用,国内制造厂以后也将逐渐减少氟利昂制冷产品的生产量。在施工中,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尽量不向大气排放氟利昂气体,上述虽然是一般常识,但为引起人们的注意,特作为规定列入条文。
第三章 活塞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

第一节 整体安装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压缩机组的安装

  第3.1.1条 本节适用于整体安装的单台制冷压缩机及带有公共底座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或压缩机冷凝机组)的安装。

  第3.1.2条 压缩机及压缩机组的安装,应在曲轴外露部位可与压缩机底座平行的其他加工平面上找正、找平,其纵向和横向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


第二节 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

  第3.2.1条 制冷压缩机的附属设备(如冷凝器、贮液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和蒸发器等)就位前,其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口内部,应畅
通。

  第3.2.2条 采用氮气或干燥空气为介质进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应符合本规范第205条的规
定。试验时宜在螺栓连接处和焊接接缝处涂上发泡剂,观测有无泄漏。

  第3.2.3条 附属设备的安装除应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卧式设备的水平度和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的规定;
    二:安装带有集油器的设备时,集油器的一端应稍低,其坡度应符合 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
   定;
    三:洗涤式油分离器的进液口宜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
    四:安装低温设备时,应增设垫木。垫木应预先经防腐处理;
    五:设备安装时应分清管子接头,严禁接错。

  第3.2.4条 制冷设备管道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道内的氧化皮,污物等杂物,宜采用喷砂法清除,并应在出现金属光泽面后将两端封
   死;
    二:系统中的供液管不应出现向上凸起的弯曲,吸气管不应出南向下凹陷的弯曲,如图:
    三:连接管道的法兰、零件和焊缝不应埋于墙内或不便检修的地方。排气管穿过墙壁时,应加
   保护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留有10毫米左右的间隙;间隙内不应填充材料。管道放在支架上不
   应衬垫木,但包有保温层的管道应衬垫木;垫木厚度应与保温厚度相同。

  第3.2.5条 设备之间连接管道的敷设坡向应符合表3.2.5的规定:坡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制冷设备管道敷设坡向 表3.2.5

  管道名称
       坡向
  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氨)
       蒸发器
  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氟里昂)
       压缩机
  压缩机排气水平管
       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至冷凝器的水平管
       油分离器
  机器间至调节站的供液管
       调节站
  调节站至机器间的回气管
       调节站

  第3.2.6条 当吸气管和排气管设于同一支架或吊架时,吸气管应放在排气管的下面,其管道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250毫米。钢管弯头采用可控硅中频弯管机弯管。

  第3.2.7条 在液体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底部接出;在气体管上接支管,应从主管的上部接出。

  第3.2.8条 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2.9条 润滑系统和制冷管道上的阍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其进出口端封闭良好的可在安装前只清洗密封面。
  由于包装而损坏的阀门,应逐个进行拆卸清洗,并应更换填料和垫片;填料和垫片均应符合产品要求。

  第3.2.10条 制冷系统中的自动控制阀件,安装前应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斡验收,并应清洗密封面。

  第3.2.11条 润滑油管道和制冷剂管道上的阀门、应逐个进行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符合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其他管道上的阀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低压阀门的规定进行气密性试验。

  第3.2.12条 立式压缩机的单向阀应安装要竖管上,卧式压缩机的单向阍应安装在水平管上。阀门必须按制冷剂流动的方向装设,严禁反装。

第三节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其系统试运转

  第3.3.1条 整体安装的压缩机和压缩机组,以及现场组装的压缩机,和系统安装后,应先进行单机试运转(制冷机组除外)。

  第3.3.2条 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冷却水系统供水应电能;
    二、安全阀出厂铅封应完整;
    三、压力、温度、压差等继电器的整定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曲轴箱的油面高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五、就将气缸盖和吸气阀片等拆下,加适量润滑油,再装上气缸盖;盘动压缩机数转,使活
  塞、气缸及各滑动面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各运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无过紧及碰撞现象;
    六:瞬时启动电动机,检查转向是否正确。

  第3.3.3条 现场组装的压缩机应进行不带阍的试运转,并就符合下列要求:
    一、启动压缩机并运转10分钟后,应停车检查各磨擦部位的润滑和温升情况,待一切政党后,
   再继续运转2小时;
    二、各磨擦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30℃,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就超过70℃;
    三、润滑油的压力及温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轴封处不应有油的滴漏;
    五、运转中各运动部位应无异常声响,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

  第3.3.4条 现场组装的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就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吸、排气阀安装固定后,应调整活塞止点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装上气缸盖,启动压缩机,并在规定的排气压力下运转4小时;如无规定时,排气压力应
   为0.343兆帕。
    三、润滑油压力应比吸气腔压力高0.098~0.294兆帕,油温不应高于70℃;
    四、气缸套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应超过表3.3.4的规定;
    五、试运转时的最高排气温度

    表3.3.4

制冷剂
最高排气温度(℃)
R717、R22
145
R12
130

    六、吸、排气阀的阀片跳动声响应正常:
    七、各磨擦部位的温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八、各连接部位、轴封、填料、气缸盖和阀件应无漏气、漏油、漏水现象。

  第3.3.5条 活塞式制冷系统的吹净,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应迅速全部打开设备最低处的阀门,按操作程序进行系统
   吹净,并在距离阀门200毫米处用白布(白纸)检查,直至无污物;
    二、吹净应采用压力这0.49~0.588兆帕(5~6公斤力/厘米2)的氮气或干燥空气按顺序反复多
   次进行,然后彻底清洗阀门,重新组装,直至系统中排出的空气洁净为止。

  第3.3.6条 系统吹净合格后,应按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

  第3.3.7条 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和系统吹净、试压后,应对吸、排气2.0.6条的规定。

  第3.3.9条 制冷系统充灌制冷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充灌制冷剂应在系统气密性试验、吹净、抽真空试验均合格后进行;
    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0.7条的要求。

  第3.3.10条 制冷系统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本规范第2.0.8条的规定。

第四章 螺杆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

  第4.0.1条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直联,它与油分离器及油冷凝器等到部件设置在同一支架上出厂时即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第4.0.2条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安装时,应对基础进行找平,其纵、横向不水平度水就超过1/1000。

  第4.0.3条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接管前,应先清洗吸、排所管道;管道应作必在的支承。连接时应注意不要使机组变形,而影响电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对中。

  第4.0.4条 螺杆式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系统的吹净应按本规范第3.3.5条的规定进行;
    二、系统的气密性试验应按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进行;
    三、系统的抽真空试验应按本规范第2.0.5条的规定进行;
    四、系统应要抽真空试验后充灌制冷剂;制冷剂的充灌量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充
   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0.7条的要求。

  第4.0.5条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将电机与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分开,并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
    二、检查油泵转向是否正确;
    三、检查吸气侧、排气侧压力继电器、过滤器用的压差继电器、油压与冷却水用的压力继电器
   和油压继电器的动作是否灵敏;
    四、安装联轴节,并重新找正。压缩机轴线与电机轴线的不同轴度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
   规定;
    五、瘵制冷机油加入油分离器或冷却器中,加油量应保持在视油镜的1/2~3/4处;
    六、按规定向系统充灌制冷剂。

  第4.0.6条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启动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启动运转应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程序进行;
    二、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分的供油情况,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油冷却器的水管供水应畅通;
    四、应启动油泵,通过油压调节阀来调节油压,使之与排气压力差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
   定;
    五、应调节四通阀,使之处于减负荷或增负荷的位置,并检查滑阀移动是否正常;
    六、应使压缩机作短时间的全速运转,并观察压力表的压力、电流表的电流,检查主机机体与
   轴承处的温度,听听有无异常声音。

  第4.0.7条 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第二节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 离心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

  第5.0.1条 离心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装前,机组内的内压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技术文件规定的出厂压力;
    二、制冷机组应在与压缩机底面平行的其他加工平面上找正水平,其纵向、横向不水平度均不
   应超过0.1/1000;
    三、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应在主轴上找正纵向水平,其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3/1000;在机壳
   中、分面上找正横向水平、其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
    四、连接压缩机进气管前,应通过吸气口观察导向叶片和执行机构,有及叶片开度和仪表指示
   位置,并应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调整一致、定位,然后连接电动执行机构。

  第5.0.2条 离心式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润滑系统试验
    油泵转向正确后,应开动油泵,使润滑油循环8小时以上,然后拆洗滤油器,更换新油,重新
   进行运转。运转中的油温、油压、油面高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系统气密性试验
    系统安装后,应将干燥空气或氮气充入系统,使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试验压力,然后宜
   用发泡剂检查或在干燥空气中混入适量规定的制冷剂,用卤素检漏仪检查。所有设备、管道、法
   兰及其接头处,不得有渗漏现象。试验压力也可采用回收装置的小压缩机来产生,但必须严格按
   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
    三、无负荷运转
    1:应关闭压缩机吸气口的导向片进气阀。使压缩机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2:开动油泵,调节循环润滑系统,使其正常运转。
    3:瞬间启动压缩机,并观察转向是否正确以及有无卡住和碰撞等现象;
    4:再次启动压缩机,进行半小时无负荷运转试验,并观察油温、油压、磨擦部位的温升、机
   器的响声及振动是否正常。
    四、抽真空试验
    应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2千帕(40毫米汞柱),并保持24小时,系统升压不应超过
   0。667千帕(5毫米汞柱)。抽真空时,应另备真空泵或用系统中回收装置的小压缩机来进行。达
   不到真空要求时,应再次进行气密性试验,查明泄漏处,予以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抽真空试验,
   直至合格;
    五、应按规定向系统充灌制冷剂
    六、负荷运转
    1:按要求供给冷却水;
    2:开动油泵,调节润滑油系统,使其工作正常;
    3:利用放空装置,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4:启动压缩机,并根据机器运转情况,逐步开启吸气阀和导向叶片,并注意快速通过喘振
  区,使压缩机正常工作;
    5:在最小负荷下,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确定所需的运转时间。运转过程中应
   检查机组的响声,振动、润滑压力、温度、各磨擦部位的温度、电动机温升和各种仪表指示等,
   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记录各项数据。

  第5.0.3条 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

  第6.0.1条 机组安装前,设备的内压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出厂压力。

  第6.0.2条 设备就位后,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基准面(如管板上的测量标记孔或其他加工面)找正水平,其纵向必须、横向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0.5/1000;双筒吸收式制冷机应分别找正上下筒的水平。

  第6.0.3条 真空泵就位后,应找正水平,抽气连接管应采用金属管,其直径应与真空历史意义的进口直径应与真空泵的进口直径相同;如必须采用橡胶管作吸气管时,应采用真空胶管,并对管接头处采取密封措施。

  第6.0.4条 屏蔽泵应找下水平,电线接头处应防水密封。

  第6.0.5条 蒸汽管和冷媒水管应隔热保温,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6.0.6条 制冷系统安装后,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时,将清洁水加入设备内,开动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和蒸发器泵,使水在系统内循环,反复多次,并观察水的颜色直至设备内部清洁为止。

  第6.0.7条 进行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时,系统内应充入压力为0.196兆帕(2公斤力/平方厘米 )的干燥空气中充灌适量规定的制冷剂,用卤素检漏税仪检查仪检查)设备及管道的密封性。

  第6.0.8条 进行制冷设备真空泵试验时,应在真空泵吸入管道上装上真空度测量仪,关闭真空泵上与制冷系统连通的阀门,启动真空泵,抽至压力在0.133千帕(1毫米汞柱)以下时停泵,然后观察真空度测量仪,确定有无泄漏。

  第6.0.9条 进行制冷系统抽真空试验时,应将系统压力抽至0.267千帕(2毫米汞柱),关闭真空泵上的抽气阀门,保持24小时,以使系统内压力上升不应超过0.133千帕(1毫米汞柱)。

  第6.0.10条 向制冷系统加入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配制的溴化锂溶液,应先在容器中进行沉淀,然后将系统抽真空至压力为0.267千帕(2毫米汞柱)以下,再将与抽气连接的连接管一端连接于热交换器稀溶液加液阀门,并扎紧使其密封,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加应付桶离桶底100毫米。溶液的加入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6.0.11条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就符合下列要求:
    一、启动运转
    1、应向冷却水系统供水和向蒸发器供冷媒水,水温均不应低于20℃,水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
   件的规定;
    2、启动了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及真空泵,使溶液循环,继续将系统内空气抽除,使真空度高
   于0.133千帕(1毫米汞柱)。
    3、应逐渐开启蒸汽阀门,向发生器供汽,使机器先在较低蒸汽压力状态下运转,无异常现象
   后,再逐渐提高蒸汽压力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值,并调节制冷机,使其正常运转。
    二、运转中
    1:稀溶液、浓溶液和混合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冷却水、冷媒水的水量、水温和进出口温度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和凝结水的温度、流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冷剂水中溴化锂的比重不应超过1.1;
    5:系统应保持规定的真空度;
    6:屏蔽泵的工作稳定,应无阻塞、过热、异常声响等现象;
    7:各种仪表指示应正常。
第七章 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转

  第7.0.1条 蒸发器、冷凝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装蒸发器、冷凝器前,应分别对每组冷凝排管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294兆帕
   (3公斤力/厘米2),不得有泄漏现象。冷凝排管安装的倾斜方向应与冷凝水的流向相同;
    二、蒸发器、混合式冷凝器、辅助冷凝器就位后,应进行铅垂度或水平度校正,其不铅垂度和
   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1.5/1000;
    三、蒸发器、混合式主冷凝器两中心线间垂直距离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2毫米;
    四、辅助冷凝器的安装要求应与混合式主冷凝器的相同;
    五、主喷射器的整体试装后,应将蒸发器、混合式冷凝器同主喷射器的连接法兰焊牢。

  第7.0.2条 安装主喷器,辅助喷射器时应保证喷嘴、混合段、扩压器喉部和扩压器后段同轴,其不同轴度不应超过0.5毫米;各效喷嘴不得装错。

  第7.0.3条 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 找作蒸汽管道、水管道貌岸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为保证工作蒸汽的清洁的有一定的干燥度,应在喷射器前装设汽水分离器、蒸汽过滤器和
   疏水器。喷射器的供气管道与蒸汽总管(即分汽缸)连接时,应有10/1000的坡度,并坡向蒸汽总
   管。
    二、制冷水,冷却水和蒸汽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水压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5倍。试压合格后应
   入水,再用压缩空气吹净,并应拆洗阀门;
    三:管道的法兰垫片
    1:蒸汽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采用石棉橡胶板,制冷水及冷却水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采用橡胶板;
    2:法兰内公式小于400毫米时,垫片厚度应为2毫米;法兰内径大于400毫米时,垫片厚度应这
   3毫米;
    3:垫付片的任何部分 不得盖住通孔截面,其边缘应光滑加圆整。

  第7.0.4条 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系统安装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方法可采用下列两种:
    一、关闭系统与水管、汽管或大气相通的阀门,没有阀门的用盲板封好;从第二辅助喷射器的
   蒸汽接管处充入压力这0.294兆帕的压缩空气,进行24小时的气密性试验;过6小时后记录压力表
   读数,再经验24小时 ,其压力波动应按村规范第2.0.5条计算和处理;
    二、利用辅助喷射器,将系统抽真空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利用第一、第二辅助喷射器将系统抽
   真空至剩余压力小于21.328千帕,关闭与大气相通的阀门,经一定时间后,记录系统内的压力上
   升值及其相应时间,系统压力总的上升值不得超过46.655千帕,然后按下式计算中心系统内每小
   时漏入空气的总量:

           G=0.095(V/T)(P2-P1) (7.0.4)

    式中:G--系统内每小时漏入空气的总量(公斤/时)
       V--真空系统总容积(米3);
       P1--关闭阀门时系统内的绝对压力(千帕(毫米汞柱))
       P2--定时间后系统内的绝对压力(千帕(毫米汞柱))
       T---系统内压力从P1升至P2所经过的时间(分)。
    计算值G应小于图7.0.4所示曲线上所查介的数值并应用棉纱或薄纸等物对连接处检漏,查明后
   消除泄漏,再重新试验,直至合格。

  第7.0.5条 系统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应对工作蒸汽管道、蒸发器制冷,保温层厚度和保温厚度和保温材料应符合 有关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7.0.6条 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试运转前
    1:系统的安装应完整正确;
    2:系统内的各种水泵、风机,其单机试运转应符合要求;
    3:各种调节阀门、电气设备和测量、控制仪表应正确可靠。
    二、启动运转
    1:启动冷却水泵,向主冷却水泵,向主冷凝器和辅助冷凝器供水,水量应符合有关设备技术
   文件的规定。采用蒸发式冷凝器时,冷却水应细密、均匀发喷淋在冷却盘上;
    2:打开蒸汽管道上的总截止阀。如装有汽水分离器,应先利用排水器排除汽水分离器内的凝
   结水;
    3:启动第二辅助喷嘴,使系统剩余压力小于21.328千帕。如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则应启动风
   机;
    4:启动第一辅助喷嘴,使系统剩余压力小于5.332千帕;
    5:启动冷媒水泵,向蒸发器供水;
    6:陆续启动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主喷射器。

  第7.0.7条 蒸汽喷射式附属 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


               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定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