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引用《巴比特自组织研究报告》的观点,“区块链网络是自组织,自组织是一种以自我意志运转的组织形式,它奉行自下而上的权力逻辑,能够激发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性。人类社会自组织是层级制度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组织形式,它以信任为基础,可以降低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足具成本优势。但由于激励机制的设定和接近直接民主的治理形式,物理世界中的人类社会自组织在空间和人口规模方面存在瓶颈。区块链自组织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它能突破物理世界自组织的空间和人口规模限制,调动更大范围的人类协作。”
区块链网络需要技术的竞赛,也需要运营的高效。短期看,取决于技术和运营,长期看,取决于治理的高明和富有成效。如同短跑时,需要的爆发力,可是区块链网络面对的长途跋涉的马拉松,需要的更是持久的耐力和自适应。核心关键词是自治,一个健康安全而持久的区块链网络必然是能够自我疗伤,自我痊愈,有着高效的自我拯救和革新机制,这是体系里内嵌的基因。
在这里,引用治理实践先行者Nebulas的术语,“自治元网络,协作的未来”,自治元网络,是星云链最终的演化形态,聚焦链上复杂数据和交互,面向复杂协作关系,致力于实现自治元网络,带来全新的共识激励机制和升级能力,让每个人从去中心协作中公平获益。其采取星云三会的做法,都是致力实现结构平衡,社区治理有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理的利器便是融入一体的经济激励体系,这是调动人性私欲的不二法门。治理的前景影响因素,除了共识机制的选择,便是经济激励体系的设计。经济激励体系中,通证的分配比例、预发、增发模式极其重要。
一个预发量比重很大,且大部持有在创始团队手中的区块链网络,先天性便营养不良,后续的矛盾估计很难妥善解决。创立严格意义上的区块链网络是一个公地事业,精神和身体的严重背离,会让社区的治理难以为继,相反,持币量尽量分散,鲜有贫富严重不均的区块链网络,往往赢得了一个开局的胜利。前者,走着走着走成了孤家寡人,后者走着走着引领着众人。古语: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用公司的思维来创办区块链网络,麻烦不断,用公司的思维只能去做节点,因为节点原本就是一个私欲的个体。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很多的区块链网络都是不合格的,想必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出现一次大面积的洗牌。注意,这是投资者的重大机会。
比特币之所以能生长成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其创始人中本聪,如果看成是一个人的话,毫无利己之心,致力于无我,成就了大我,也缔造了比特神教。
创始团队的所做所为,在创立之初,便为该区块链网络输入了社区文化的基因,并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发展。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区块链网络的命运与技术有关,但是最终还是掌握在治理这张牌上。区块链网络的内功修为集中体现在治理的机制设计和执行能力上。治理对于区块链网络,如同人的自律和自省,哪怕身强体壮,哪怕权势熏天,缺少这一点,只能遗憾地最终走向覆灭的结局,相反,具备这一点,会存在由弱变强,从小变大的可能。
治理的关键难点,在风青萍看来,一方面是追求社区民主的普惠,阳光雨露均沾,人人是人大代表,个个是政协委员,每个人都具备参政议政的资格和机会;一方面是追求社区成员参与治理的活跃性,而不是一个人的狂欢。现实生活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人都有选举权,可是往往很多人连自己选的人是谁都不知情。总而言之,既要创造权利足够下放的格局,也要确保众生参与治理的高效。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共识机制的顶层设计,也要经济激励体系的完美执行,既要治理举措的高效落地,也要顺势而变的自我进化。“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这个过程中,为了追求奥地利纯粹的自由主义,也必然需要区块链的凯恩斯主义的植入。凯恩斯们只是手段,哈耶克才是目标。过程的进展中,如何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全过程坚持的。
用治理的这个标准,评判很多项目,高下立见,命运可期。
作为投资者,了解区块链行业的技术进程,审视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观察其经济激励体系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决不能忘了其治理的顶层设计模式。治理模式对于一个区块链项目的最终命运走向,紧密联系,治理的有效践行,更是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大事。
不论哪种区块链网络,治理课题都是其需要慎重选择,善始善终的殊途同归的选择。
来源: 得得号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