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三种眼光去看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区块链

581人已加入

描述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5月28日,***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一道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

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并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如今,以创造社会价值、赋能实体经济为核心已成为大势所趋。对于区块链的认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既要讲当前,更要讲长远;既要看国内,更要看全球;既要防风险,更要促发展,特别对于其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更要有深刻、系统、完整的认识。

第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区块链技术,不能低估它的明天。必须落实总书记部署,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互联网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引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革。但由于技术的历史局限,网络世界的公平性、价值性、安全性等基础问题,长期以来都未得到圆满解决,甚至由此派生出许多危害公共治安、社会伦理、国家安全的问题,成为现实社会新的顽疾。因此,在互联网世界内部开展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必要、更加迫切。

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或许恰好能呼应这种需求。本质上讲,区块链就是一套治理架构,其核心是基于多种技术组合而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它通过集成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对计算模式进行颠覆式创新,大幅提高“作恶”门槛。此外,区块链还通过设置激励机制,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信任互联网”变迁,从而充分挖掘内部的积极力量,维护网络世界的生态秩序,进而实现更加良性的治理架构,有效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因此被广泛认为可能引起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第二,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区块链标签,不能高估它的今天。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2008年诞生的区块链,原本是信息技术家族中“养在深闺”的新成员。因近年来数字货币受到大量资本炒作,作为数字货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才被人们广泛认知。然而,当“币价”持续下跌,投机热情退却之后,我们发现,仅靠资本并不能铺就技术发展的星光大道。

与任何技术一样,区块链同样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往往只有在不断更新迭代,实现性能成熟、稳定,并与其他技术逐渐结合、与上层建筑反复磨合之后,才能实现广泛应用。正如***总书记所指出,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唯有如此,区块链的巨大潜在价值才能充分释放出来。

第三,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继续用战略的眼光看区块链产业。发展区块链可能面临监管上的风险,但不发展区块链则可能陷入长期落后的危险。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

当前,发展区块链确实可能面临监管上的风险,但早期的监管问题必定是前沿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普遍面临的问题。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目前都把信息技术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围绕信息技术制高点的国际竞争已呈现日趋复杂化、白热化的迹象,甚至与贸易争端、外交博弈、军事角力相交织。因此,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未来的国际竞争格局密切相关。如果不发展区块链,我们就可能陷入长期落后的危险。因此,监管体系的设置必须尊重技术发展规律,着眼全球、着眼未来竞争,将防风险与促发展有机结合。

我国必须走在区块链发展的前列。这需要政府、企业、学界、媒体,乃至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齐心努力,惟其如此,方能使区块链成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真正发挥其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并助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来源: 人民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