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时代下存储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存储技术

609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科技云报道)

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始逐渐接受并采用各种类型的云,随着不同业务的上云,一个企业中往往会出现多个云并存的形态,业内称之为多云。如今,多云形态已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共识。云服务的出现,让企业的IT需求更多的是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来提供,购买硬件的需求越来越越少。像服务器、防火墙这些在企业之前采购很多的硬件产品,如今直接被采购的量越来越少,更多的企业则是通过采购云服务来满足业务需求。

在云服务出现后,所有的传统硬件IT厂商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行业,存储厂商尤其是专业的存储厂商受到的影响却并不大,这主要是由存储产品的功能特性决定的,其功能很难在云中直接被替代。那么在云服务时代,这些专业的存储厂商该何去何从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存储未来在多云时代的发展。谈到存储的开始,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1956年IBM推出的硬盘驱动器。这块机械硬盘掀开了近代存储的开端。

其实在当时,存储与计算是在一起的。就像我们现在的电脑设备中,存储和计算是相互配合出现的,并没有单独出来。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有限,而且扩展不方便,并不能满足企业较大的存储需求,于是存储和计算开始逐渐被剥离。单独出来的存储开始更加的专业化,职责更加细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DAS、SAN、NAS等存储产品相继出现,将存储产品推向了高潮。

目前为止,在国内的大型数据中心中,存储部分依然采用的是传统式的SAN和NAS存储,其架构更稳定成熟,很难被云服务取代。这也是在云服务出现这么长时间后,专业存储依然有很大市场的原因。短时间内,依托云计算提供的存储服务并不能满足当前用户的专业存储需求。与存储分开的计算,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器。尤其是x86服务器出现后,推动了云计算的出现和发展。

相比较存储,x86服务器在标准化、扩展性、性价比等方面做的更好,这方面不得不提一下英特尔,正是这家公司在处理器方面的贡献,让计算的产品几乎都被x86服务器取代,大型机、小型机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有着AMD这样的竞争对手,但英特尔可以说在商用计算领域一家独大。

一家独大的好处是,让所有的服务器厂商的产品越来越标准化,这让服务器产品在灵活扩展方面越来越容易,不同厂商的服务器甚至可以出现在同一套的业务应用中。这种灵活的扩展方式要比存储强很多。正因为服务器越来越标准化,才催生了云计算的发展。依托于服务器的发展,云计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云开始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而云存储在云服务中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领域。

因为,云存储的未来发展方向肯定是替代传统的存储。但目前来说,云存储承担的更多的是一些相对低端的存储服务,并不能替代传统的高端存储服务。但在云服务出现后,存储产品也开始逐渐升级换代,如今的存储产品也开始越来越标准化,尤其是中低端的存储产品,与服务器的发展越来越像,甚至也可以称之为服务器,例如超融合,这个本来是由存储产品发展起来的产品线,跟服务器产品很像。

人们常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IT领域,存储产品是从计算中分离出来的业务,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存储将逐渐的融入到计算中去。我们知道,云计算的理念就是以“服务”为核心,最终达到一切IT资源都是服务的效果。尤其是在多云形态出现后,未来企业的应用都将上到云中,而存储很难再单独的出现在企业的IT基础架构中,未来存储更多的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当然,很多人可能依然会认为,专业的存储很难短期内被替代。的确,从用户应用角度来说,专业存储厂商有着其存在价值,但是在云时代,提供单一服务的IT厂商很难做大做强。虽然很多存储厂商都在标榜自己有成套的IT解决方案,但是在多云到来的今天,任何业务都很难脱离云去部署,这就让存储厂商必须要加入到云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私有云,还是有公有云,都需要支持。

从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专业存储厂商都开始支持云,例如,EMC、NetApp这两家专业的存储巨头,他们的很多产品都开始支持云,接入了云。因为融入到云中是必然趋势,一个公司很难去跟行业趋势对抗。

公有云厂商们如今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接纳专业存储厂商,因为存储是云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而通过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等产品搭建的存储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在数据安全性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公有云厂商与专业存储厂商的结合势在必行。

未来,随着公有云厂商的服务完善,为了弥补在专业存储服务方面的短板,专业存储厂商将成为公有云服务商们收购的重点对象,很可能再没有专业的存储厂商存在,而是作为公有云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服务来存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