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的作用是什么_电容器组运行注意事项

电容器

227人已加入

描述

  电容器组的作用是什么

  电容器组一般起两种作用:

  (1)滤波用,电容器与电抗器组成串联谐振支路,滤除某特定频率的谐波;例如 12%的电抗器主要用于滤除3次谐波,4%~6%的电抗器主要用于滤除5、7次谐波。

  (2)限流用,保护电容免受投、切是的涌流。一般电抗率为1%。

  电容器组运行注意事项

  1、防止谐振过电压

  电容器组常接在变电所母线上作无功补偿。当母线接有硅整流等谐波源设备时,就有可能发生谐波过电压。因为这时的电路等效于R-L-C串联电路,其固有频率fo=1/2лLC,如果电网电压中某次谐波的频率fo等于或接近fo时,那么就会在这一谐波电压作用下发生谐振,此时电容器组两端的n次谐波电压:

  由于电容比较大,fo不高很可能与5次和7次谐波都是主要的高次谐波。因此,电网可能出现较高的过电压。电容器组则可能因过电压而损坏,电网也不能正常工作。

  限制谐波过电压的措施是在电容器回路中串一电抗器L,如附图所示,以消除在可能产生的谐波条件下发生谐振的可能性。电抗器的感抗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可靠系数,一般取1.25~1.4;

  Xc——补偿电容器组的工频容抗;

  n——可能产生的最低次谐波。

  2、防止电容器爆炸

  由于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和发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如电网电压偏高,加之环境湿度过高,散热困难,在较长时间的高温、高电场强度作用下,绝缘加速老化,将导致电容元件击穿。击穿后,不但击穿相电流增大,而且并联的其他电容器向击穿的电容器放电,使该电容器产生剧热,从而绝缘油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箱壳、瓷导管爆炸。另外,谐波过电压与操作过电压能直接引起电容器爆炸。防止电容器爆炸的措施如下:

  (1)给电容器配置熔丝加以保护。对于单台电容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定;对于电容器组(一般不超过4台),熔丝的额定电流可按本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1.8倍选定。

  (2)加强巡视。高压电容器装有电流表进行监视,如果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或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应退出运行,并找出原因,妥善处理。在巡视过程中,发发现电容器有放电声,严重渗油,外壳锈蚀,鼓肚或严重发热等,应及时退出运行,进行检修与处理。

  (3)合理操作。电容组每次重新合闸前,必须放电3min,禁止电容器带电荷合闸,避免操作过电压损坏电容器。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放电,每月都要检查电容器的放电装置是否良好。大功率硅整流设备、大容量电动劝机突然甩负或重复冲击负荷时,会使电容器电压升高,此时电容器也应退出运行,避免谐振过电压。

  3、防止检测电容器时触电

  有些工作人员认为,电容器装有放电装置,对其检修时就不需要进行人工放电。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电容器储存的电荷虽经放电装置放电,但仍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尤其是电容器内部),所以无论装有哪种放电装置,都必须在人工放电后开始检修。

  人工放电的方法是:先把接地线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对电容器多次放电,直到无放电火花和放电声为止。如果是检修电容器内部故障,尽管通过人工放电,其故障部位还有可能存在残余电荷,此时应戴绝缘手套,把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放电,而后才能检修。

  电容器组的运行维护

  1、对电容器外壳应定期进行油漆。

  2、电容器每季应停用清洁检查、测量一次,其项目有:

  测量放电线圈是否通路;

  用手触摸验查每个电容器外壳温度情况;

  检查套管、瓷瓶及电容器箱壳是否完好;

  检查构架、遮栏及接地是否牢固;

  进行全面清洁工作(包括套管、瓷瓶、电容器外壳、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