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都可以带给汽车行业什么好处

区块链

581人已加入

描述

风口已至

距中本聪公布比特币的白皮书至今,已经整整十一年。区块链技术也从比特币中的一个技术概念,到现在被全球所重视,视为未来大国的核心技术。

日前大大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次的学习引起了全球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

最值得关注的点是区块链技术要与实体经济结合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要加快产业发展,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要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

总的来说,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它能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得离散程度高、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的多方主体仍能有效合作。

通过解读本次学习的重要精神,我们看的出中央布局区块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对于区块链+产业如何结合,很多企业和机构已经领先一步进行探索了,以CarDataChain为例,这个项目就是区块链和汽车行业结合的大胆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万亿区块链市场亟待破局

我们都知道,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2010年起,汽车产业的规模连续7年呈上涨态势。截至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680万辆,仅美国、欧洲、中国三大市场的规模就超过了700亿美元。

但是,如此庞大的汽车市场,行业内的景象却与万亿级体量极其不符。行业信息不对称、服务体系无标准、价格不透明等问题,导致这个行业始终处于一个散乱、恶性竞争的状态。

尤其是以汽车后市场的乱象尤为严重,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涵盖了从汽车出售后到汽车拆解报废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交易,包括车联网消费品、汽车物流、汽车保险,汽车养护、汽车维修、道路救援、零部件分销、汽车金融,最后到二手车交易和二手车金融的各个细分市场,这里面就可以用到区块链技术来打破行业的桎梏。

以汽车行业的二手车为例,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的二手车市场,背后潜力巨大。中国换车比较多,二手车的增长率很高,专业机构做的对市场预测,到2020年二手车交易量会达到2000万辆,这说明市场马上就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市场前景非常阔。但广阔的前景下却经常爆出负面信息,甚至还有不少二手车纠纷对簿公堂成为舆论热点。

由于汽车产业链庞大,数据分散,汽车的车况信息目前还很难集中,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一辆车的全部配件的生产、装配、交易的真实信息难度非常大,尤其对于二手车的车况信息,更是存在巨大的行业黑幕。目前比较大的二手车交易平台虽然具备了专业的验车团队,但依然存在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车况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区块链如何颠覆汽车产业

在二手车市场中,很难查证卖家提供信息的真假。欺诈造成的损害日益严重。CarDataChain依托自身业务发展优势,应用CAIT技术,通过在洗车、维保店铺安装智能终端摄像头,自动锁定二手车车主信息,零成本发现二手车,通过市场反馈合理定价,大大降低二手车的交易成本。?

并且通过车载OBD信息上链:车主购买CarDataChain的车载OBD硬件,OBD可实时记录车况信息与用户驾驶行为。车主通过授权可允许OBD将信息上传至区块链。车辆的信息及事故历史(包括保险杠更换、卖家信誉信息等)在区块链上均有记录,以防发生偏差和篡改。所有通过CarDataChain车载OBD将信息上链的车辆,在二手车交易时由于信息透明,将更容易以合理的定价成交。

Token经济是基于区块链带来的一次伟大创新,Token是一种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意味着现实世界的各种权益证明(股权、债券、积分等)都可以用Token形式来表达,在数字世界流通,并且每个流通都是公开透明的。

就以汽车行业为例,如果通过常规合作,让汽车厂商、汽车后服务商都把各自的信息汇总到一起,需要极其强大的资源推动和资金在背后做支撑,没有哪个汽车企业有这个动力去推动。或许服务商愿意去推动,但又没有这个能力。

这也就是汽车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迟迟难以推进的原因。但通过区块链技术,大大提高了群体协作的效率。一方面通过智能合约与机器信任,极大地降低了协作的信任成本,让信息共享上链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另一方面通过Token机制与价值激励,极大地提高了各协作方参与的动力。

总结

尽管区块链曾一度饱受质疑和抨击,让无数探索者们背负巨大的压力。但那些不断前行,披荆斩棘的人们已经迎来光明。

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我们需要的是将区块链技术和足够多的行业产生联系,用区块链技术去解决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的困境和难题。

责任编辑:c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