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力电池的能力密度提升,对安全性带来很多的挑战

今日头条

1111人已加入

描述

2011年2月到2019年10月,所有的汽车事故是229起,其中53%是无事故自燃发生事故;充电是23%,碰撞有10%,其他有11%。为什么把一些事故放在“其他”?这些媒体的报道,或者是网络资源,我们看不到事故的描述,所以也没有办法确定事故原因,就只能放在其他里面。

在充电23%就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像电芯一致性,头几年电池管理系统的策略设计不当,或者充电桩与电池系统不匹配,当然,车桩匹配还有一些问题,但是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

碰撞主要是正碰、侧碰,这种剧烈碰撞会瞬间引起着火的事故。还有一类是托底,大多数情况下它不会很快引起事故,但是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对电池使用过程会造成损坏,在托底之后还要继续使用的话,有可能后续就会产生一些事故。

浸水事故比较少,但是是典型的事故,一方面是车辆本身的IP设计有问题,还有在使用过程当中,结构老化和异常,所以防护性能就下降了。

比例最大的就是自燃导致的,今年比较有特点的事故,包括几起发生在地库里面的,影响比较大。经过事故分析,大部分是电芯发生热失控,导致热扩散,再导致车的自燃。

总结了四个方面:材料/部件、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和实际使用。1.材料/部件,就是隔膜和关键材料有异常;2.电芯制造、3.系统集成,在策略故障已经很少了,都在不断的优化策略。还有一类是排线不佳,今年7-8月发的事故也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发生磨损就引发了危险事故;4.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的滥用,正常过程当中还有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电池老化,老化过程当中正负极材料结构的变化,都会对电池安全性造成影响。

经过梳理之后,随着动力电池电芯的能力密度提升,对安全性带来很多的挑战,上面的图是电芯,下面的图是系统。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还是比较快,从最初的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再结合电池系统的轻量化,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也在提升过程当中。2018年均值在140左右,峰值可能是在160左右了。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数据,2019年195瓦/时以上的电池系统已经出现了。

对整个系统做了一些简单的测试,就发现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它的关键指标都是在对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市面上用得比较多的动力电池进行了梳理,能量密度基本上都是往上走的趋势。针对电芯,我们做了很多的热失控的实验,一方面研究热失控的关键指标是怎么变的,另一方面,引入能量的概念,来看一下引入的能量跟本身的能量。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它的引入能量是往下降的,我们做了很多的体系。

我们梳理了全生命周期对电池的影响,第一个圈是可用评价。在这里面用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第二个圈是可控评价。如果控制得好也不会出现问题;第三个圈是失控评价。如何对可用的边界、可控的边界和热失控的边界评价?我们对电池的测试评价技术提出很多的挑战和观点。

回到事故统计,充电事故、无事故自燃的事故等等事故都是越来越多,我们统计更多是充电中发生事故;无事故自燃尤其从2019年开始,我们在事故分析过程当中有两个点:1.充电静置过程中,包括特斯拉的事故是充电完了之后放在家里,到了晚上九点发生事故。2.行使过程当中的事故。针对这些事故我们简单分析了原因,首先是车保有量增加了,现在是超过三百万,这么大的保有量发生事故,是很正常的;另外是车辆行使工况复杂;用户使用习惯复杂,这个是针对快充、慢充、用户的驾驶习惯等等,更多用户是采用慢充,对电池损伤比较小一些。但是一些营运车辆80-90%全部采用快充;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对电池产线参观的时候发现,国内的生产环境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动力电池评价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评价工程,现在看到的是不同条件下的容量变化,还有循环周期内的热失控参数会变,这些变化结合整个电池控制策略,来把控制做得更好。

动力电池的测试评价一定要结合整车,我们现在对整车的要求很高,包括续驶里程、全气侯使用条件、回收利用、使用便捷性、经济性、用户使用安全等等,还要想着车用几年之后,还能跟传统燃烧汽车一样,卖二手车还有价值。针对这些内容集中到电池上,就包括高能量密度、自然放电率低、温度范围好等等。

针对比较细的内容,今天主要是讲电池的安全性,首先讲过充,从目前来看,随着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控制技术的提升,在事故中,被过充的电池已经很少了。我们做了大量的数据,由于过充引发的事故比例已经是很少了。

对于充电现在是大家进一步关注的内容,我们做了充电特性测评体系,对多种充电策略进行全方位的验证和评价,以此找出对电池使用评价最轻的充电策略进行使用。

机械安全体现了电池的标准进化,2017年启动国家标准的制定后,就把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引入到测试评价当中来。现在国家标准要实施的话,要将振动和防水结合起来,来看看整个过程当中是否有影响。一方面是评价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标准在逐步的更新。

在热安全方面,这是比较典型的图,对动力电池系统、热扩散的评价方式,电芯发生热失控,会不会有热扩散,如果没有就是可以的;如果有热扩散,你得给足够的逃生时间,还不能发生危险事故。一是逃生,二是保证车辆的安全。

再讲讲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化进程,这个图是目前动力电池标准的体系,从性能、寿命安全性、互换性、回收利用、附件和其他,动力电池标准在我国是很完善的,尤其是在安全性这一块,我们从最早的体系安全性标准,再到GB/T31485-2015、GB/T31467.3-2015+修改单,前一段时间工信部组织了专家讨论实施意见,近期可能会出台一个文件,把部分项目提前实施,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这个图是中国动力汽车标准路线图,对标准化进程做了梳理和日程的规划,这里面就包括可充电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功能安全和梯次回收。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不光是全国做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标准,全球都在做相关的法规。第一阶段对电池系统和一致性安全性做了验证工作,包括和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一些专家进行讨论,起草出了第一阶段的法规,这个也已经发布了。第二阶段的工作是在2018年3月启动,启动会是在北京召开的。第二阶段的工作包括:热扩散、振动、海水浸泡、毒气分析、整车高压安全。还有必要说一点的是热扩散,是由我们牵头,还联合了清华和国内其他高校,共同做了研究工作。热扩散在第一阶段是作为附录发布出来,现在其他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研究,一方面是研究处罚方法;另一方面,研究评价体系。我们国家是走得比较靠前的,应该是全球第一个将热扩散转化为自己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的进程。在第二阶段,热扩散还会进行深入的研究。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